6574《一「舉」解千愁》

香港人有句俗語「舉嘢」。這個「舉」,与選舉/舉報/不舉等無關。 而是上當舖,即是帶物件去套現。這是人類久有的傳統,比「以物易物」稍進一步:以「物資」換取「貨幣」。 唐朝傳奇《霍小玉傳》,說到名妓小玉,為等候李十郎歸來,閉門謝客,家空物淨,僅憑「典珠賣釵」維生。 當然她不會親自上當舖。始終面子攸關,交由妹仔(浣紗)及老僕(候伯伯)走動。現代人則差使外傭,收貨付銀,有「當票」為據。即日起計息,預你將來可贖回。 但為甚麼叫「舉」?因為主理的掌櫃叫「朝奉」,高高在上;顧客持物來換取現金,低低在下;刻意製造優越感。 以上是一般做法。但去到大宗交易,像有人來典當遊艇,名車,古董等,統統請入內堂安坐,當貴賓款待。 曾經有濶太典當三千萬珠寶,套現二千五百萬港元(後來贖回)。很難想像,這類交易在舖面靠「舉」完成。 [...]

Read More

6573《當舖:實物套現之再興》

當股市下跌。樓巿無功。虛擬貨幣又出現害群之馬。 向財仔借,又至山窮水盡(「借錢梗要還,咪俾錢中介」)。銀行都唔肯睬我。 偏急需現金週轉,点算?這時候,惟有向「最古老的行業」之一求助:「當舖」。 長期存在,可是常受忽略的「實物套現經濟體」。香港有上巿,最近開到地鐵站,並推行 「拍照 whatsapp 估價 」,与時並進,免生客尷尬。 勝過二手店/拍賣行,一去沒回頭。典當好在:一夠快。二應急。三可贖回來。 早期的《老夫子》漫画,常有典當棉被的名場面:既可套現,又可寄存,省回床位/劏房/板間房等寶貴空間。 [...]

Read More

6572《看時裝,預測未來經濟》

如果「迷你裙經濟學」準確的話,未來一年,經濟將會向好,有復甦的趨勢。 這個「婦女裙擺離地,与股市盛衰成正比」理論,1926年由美國「仲裁之父」佐治泰萊首創。 裙愈長,股市愈跌,正是美國大蕭條。 去到戰後60年代,英國人瑪麗關( Mary Quant ),發明「迷你裙」,郤印證了裙愈短,經濟愈差的理論。 近年觀察,後者較真確。時裝界常有潮流先兆:像 2008 年,法國「D」名牌,以穿窿乞兒 feel 絲襪為時尚;不久,美國的「金融海嘯」淹沒全球。 今年的秋冬又如何?有两大特微。一是嚴重 oversized (超大碼)。二是左右两邊更不對稱。 [...]

Read More

6571《國際九彩大迷信》

既然說是「迷信」,即係非理性,非高科技,冇解。 但是不可因此蔑視,起碼要懂得尊重。像旅行泰國,難道你手拍小朋友個頭?或出差美國時,強逼人在梯子下走過? 諸如此類。入鄉隨俗,是為世故/ 成熟/禮貌,可免除許多麻煩,沒必要以「破除迷信」為己任。 看外文傳媒轉載:在西方社會,仍普遍相信,你打碎一面鏡子,會衰足「7」年。 中國人不論三岸两地,或世上任何一個角落,都不可以送或收鐘「諧音:終)。 我們的建築物,許多不會有「4」(諧音:死)樓。引伸開去,亦不會有「14」「24」「34」「44」等樓層。 同樣道理,香港的太古廣場( [...]

Read More

6570《飛天噪音煞》

有壯男朋友,很認真投訴:「毋論我行到邊,必定有人在傍發出噪音,煩死人,莫非是撞邪?」 乍聽聞,以為朋友神經病。但是与他同行,真係見證「行到邊,有人嘈到邊」,似有响尾蛇導彈咬定跟隨。 簡單如乘一程電車,本來十分平靜;忽然有陌生人,週圍大把空位不坐,卻偏要坐在他身後,大聲講電話。 或与他吃飯,全場斯文人。無奈隣桌有3 名八婆,尖聲講,大聲笑,非常可怕。 又有阿伯,自言自語,愈說愈激動,聲震四方;卒之家人要將他強掩嘴,禁開口,似是有情緒失控的毛病。 統統發生在朋友的前後左右,似有針對性,只能嘆「命苦」。難怪他思疑:是否邪惡力量作祟? 噪音的確可以殺人,經典是倪匡的《六指琴魔》(1964年),彈琴尖銳刮耳,大亂心神,足以令人吐血身亡。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