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403《散落在時空的碎片》

不是眼花。不是醉酒。不是嗑藥。 南丫島朋友說起:清晨六点,父子出海捕魚;忽然同時見到,海裹有一男子,面孔朝下,在浪花中浮沉。 正要伸手救援,霎眼之間,不知所踪。 又有朋友,与丈夫往觀塘商場午膳。飯後,一前一後,乘自動電梯離去。 忽然見丈夫身後,凌空中伸出一條胳臂,正要搭向他肩上;朋友禁不住驚呼,胳臂消失。 又有朋友,在北京乘長途車。駛經一列電線杆,忽然見頂上,有個全身穿黑的人,像走鋼線般,在上邊走過。 剎那間,她以為是自己眼花。睇真啲,那個黑色的人形物體,正在空中悠閒踱步,並不是幻覺。 [...]

Read More

6402《空靈不練功,到老一場空》

基本上,每一個人天生具備「靈力」。 形式多樣化:預感/觸靈/傳心/直覺/夢兆/陰陽眼等等。 可能精通一樣,亦可能樣樣都會。天生「六識」,西方稱「第六感」,原是保護我們的天賦。 無奈,成長過程中,被「貪」「嗔」「痴」所迷;本性与價值觀,受扭曲或混淆,靈力被蒙蔽。 從此墮入塵網中,失去善良,多顛倒妄想,許多人愈走愈錯,實在是很可惜的事。 像先前說的米高克萊頓(《侏羅紀公園》),天份高,靈性強;父親死後,為甚麼竟要靠靈媒,父子才能溝通? 因為他對父親「嗔」念極重,怨恨極深,成為親子關係的毒瘤,至死也不能化解。惟有透過靈媒,替亡父傳遞訊息,米高才終於釋然。 [...]

Read More

6401《從物質中尋找記憶》

世上每一個人,俱是由分子組成。 「人」可以有變化,受損傷,被毀滅;分子隨而分離,可是不會消失。 先前曾提及《空間留下的記憶》(3月3日)。還有一種:殘留在物質中的記憶。 即是大作家,米高克萊頓(《侏羅紀公園》系列),在倫敦遇見的靈媒。 對方使用的靈力,稱為「觸感官知覺」( psychometry )。又稱「讀心術」,或「觸靈」。 需要透過觸碰人體或物件,獲取他們有關的資訊。原是美國醫生及心理學教授,貝克尼( JR Buchanan 1814至1899 )所創的學說。 [...]

Read More

6400《深夜伴我行》

有關与亡者的溝通,筆者的親身經歷,是使用《地藏經》十二回的方法。以往曾詳述,不贅。 西洋人士又如何?繼續米高克萊頓(《侏羅紀公園》)的搜靈之旅,為尋找亡父,他加入當時的「大英靈魂研究學會」。 原來「靈力」也有許多種。像昨日提及的老婦,素未謀面,竟能夠形容出,他在剪片室的工作環境,屬於基礎的「心靈感應」。 進一步,有占卜/算命/通靈/塔羅牌/水晶球等等。學會的四十位導師,吹水者居多,但當中不乏高手。 米高也不是省油的燈。他上門之前,自訂五点原則:第一,不透露個人資料。二不譗訕。三不露餡。四保持腦中空白狀態。五,對方講乜都敷衍。 除了老婦之外,另一位他認為「有料」的導師,用的是「觸感官知覺」(psychometry);又稱「觸靈」,曾經有部韓國驚慄片以此題材。 那是一個矮小,機敏,長相一点也不討好的男子,坐在安樂椅上摇呀摇。所謂「觸靈」,顧名思義,他像獵犬尋失物一樣,需要一件來客的貼身物件。 [...]

Read More

6398《「靈異」不等於「幸福」》

為乜咁多人,裝神弄鬼,不惜使出洪荒之力,去證明自己有「靈異體質」? 像日本的麻原彰晃。美國的查理斯文遜家族。還有明末清初,「白蓮教」的徐鴻儒,號召帶領各位上西天。 諸如此類。原因不難理解:生活太苦了,又悶,沒法解脫。建制沒出路,未來沒前景,惟有仰望超自然力量。 人人渴望見神仙。於是「神仙」應運而生;你夠胆認,有人夠胆跟。 那是我們憧憬,加美好想像的效果。像電影《殭屍先生》(1985年)等系列,只要林正英師父一出,大家那顆驚恐的心,全定下來:「師父救我!」 可惜現實生活裏,真正的「靈異體質」,沒有影視作品般有型。 最傳神的驅魔人,應該是《幽靈人間》(2001)的劉永:麻甩,隨意,不修篇幅,生活潦倒。唔知点解?無端端做咗這一行。所以說許鞍華導演「有料到」。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