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子【短歌行】:048《蔡瀾走後,留下「花花世界」》

所謂「香港四大才子」,是近代人封的,之前,各自經數十年耕耘。 四位俱是「異鄉人」:查生(金庸)來自浙江海寧;黃霑生於廣州;倪匡原籍上海寧波;蔡瀾是新加坡人;俱曾在此地大放異彩,最後,亦選擇歿於香港。 各自印證繁華盛世:金庸留下武俠小說。 霑叔留下歌詞。 倪匡留下科幻奇情。 而蔡瀾,除了飲食与生活的散文,傳世的還有「花花世界」。 不只是文章,而是國內的一個飲食集團,以「蔡瀾」為品牌,生產他名下多種飲食製品,許多香港沒發售。 [...]

Read More

康子【短歌行】:047《你知道往那裏去嗎?》

查先生(金庸 1924 - 2018)逝世後半年,夢見他在大型商場外徘徊,下通地鐵總站。 夢中重逢,大喜,卻忘記他已不在;寒喧两句,老人家問路,於是告訴他咁咁咁,他自行乘自動電梯下去,揮手告別。 醒來,惆悵,但沒有夢見梁小姐(狄娜 1945 -- 2010)那趟般震撼;因為自知,這應是自己想念之夢,而不是通靈。 查生他生前,學佛多年,應早知道何去何從,何須問小弟?更何況,他認識多少大德高僧,輪資排輩,亦輪不到我。 只因為歷來勤修《地藏經》,努力研究生死因果,對往生之事,畧知一二。 [...]

Read More

康子【短歌行】:046《 散花。出海。贈衣 》

舊老板何柱國(1949 - 2025)逝世,終年 75 歲,難過。 只記得他的好:初入《星島》時,他祖父何英傑(「何伯」)逝世不久,北角煙草大廈仍在。 那個著名的天台花園,不留了,滿園姹紫嫣紅,部份送時任總編輯的蕭兄;部份贈小弟;餘下送中環禮賓府。 早上大車送到,直上舍下的天台花園;隨行的衆位師父,身手俐落,殷勤打点,並傳授照料秘訣。 學懂一樣:不論花花草草,原來最緊要是「樹頭」(根部),弄不好,萬事俱休,後天努力栽培亦沒用。 [...]

Read More

康子【短歌行】:045 [ 靜靜的,看著報應降臨 ]

說 ,好像是很負面的一回事,有扺死/活該/自作孽之意。 對比下, 僅屬中性:種如是因,得如是果;像春夏秋冬,陰晴雨雪,沒好沒壞,只是呈現一種現象。 可是 卻來自惡根,歪念,或不良意識,行使後,試問怎會有好結果? 年輕時,不懂事,目睹惡人受報應,拍手叫好,乘機鳴鑼擊鼓,吶喊助威,將目標往死裏打,貪那一時之快。 逐漸,發覺衆圍觀者不作聲,保持高貴的沉默,靜靜的,一起往後退一步,任由事態發展。 [...]

Read More

康子【短歌行】:044 《 「去」中層化,中層那裏「去」?》

潮流興「去中層化」,以前是暗算,現在是明做。 又,潮流興「聰明地運用資金」( spend the money wisely ),即是以前的重組/裁員。 不論換甚麼名堂,性質如一:縮皮。 從金融,傳媒,飲食業,以至航空公司等,一律如是。傳統「咳」人做法,是批頭(老)切腳(嫩);近年科技進步,老闆与基層員工可直接溝通,於是拿「中層」開刀。 早在 2019 年之前,已有跡象:辦公室內,先有 「hot desk」(豬肉枱);繼而有「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