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2月15日,停寫《星島》後,讀者問:「那裏還可以,看到康子的文章?」
有。現在各位看到的, fb 每星期一次的《短歌行》,報道小弟近况;還有定期上載到【永康堂】(winghongdon)網頁。
精華則在《 jet 》月刋,集中寫紫微斗數。
2023年初夏,金成約稿。當時仍在每天寫日報,他建議「專寫斗數」,照辦,同年 7月,開始刋載第一篇。
不幸,弟弟 8 月猝逝,心情跌落谷底。但幸好要交稿,勉強打起精神,俾足心機寫寫寫,當作是精神治療,這個要感激金成。
其次,我們這一代,看金庸小說長大,影响深遠,人人都以為,自己應該要寫一部(起碼)「武俠小說」。
逐漸明白,不必勉強,各有各的緣份。曾經為寫小說,苦苦構思;無奈,活到這個階段,不再相信「武俠」可以解決問題。
反而响往老子(李耳),春秋時代,曾任圖書館長:退休時,騎青牛出關;當時的県令,請求他留下著作,好与世人分享。
老子就這樣的情況下,寫成《道德經》(「道可道,非常道……」),瀟洒隨意,靈光閃閃,充滿處世的智慧,後世尊奉為「道家」始祖。
另外,又被「道教」借去,花開別枝,加以宗教化,將他老人家捧上神枱,其實与他的學說無關。
更重要,是全書甚短,八十一章精簡扼要,像散文詩,內蘊卻極豐富,難怪後世廣泛流傳。
可見要寫作,不一定要寫武俠小說。寫到像金庸,還珠樓主,王度廬,江湖不肖生等,固然好;要是不適合自己,不妨試「散寫」,像老子/孫子/莊子/唐人傳奇等,別有一番天地。
所以很高興,有機會寫《 jet 》,字數形式不拘,是一個廣濶深邃的「文字舞台」。
適逢有 2016 年的客人,從加拿大回香港一行,專誠往巿政局圖書館,找回過去一年多的《 jet 》 月刋 ,為追看過往的康子專欄,感激。
多謝大家的支持,現寫到第21篇《一個失踪女子的命運》( jet 5月號),往後,自會繼續用心寫,希望為讀者諸君,在任何時空,提供豐富的營養☺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