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713《在出走/隱居之外》

當天下大亂,民不聊生之時,試問你如何自處? 中國人推崇「隱士」,以陶潛(淵明)為代表,理想國度是《桃花源記》:清高,恬淡,避世。漁樵耕讀,自食其力,帝力於我何有哉。 現代人即是「移民」。最早期是西施与范螽,功成身退,泛舟五湖。 《楊家將》亦然,當楊門男丁戰死,楊門女將又瓜埋;最後剩返三代單傳楊文廣,仲要玩立功愛國?大姑媽急急帶全家出走,隱居太行山。 馬伯庸寫《長安的荔枝》,男主角歷千百劫,寧願棄官,帶妻女躲在廣東種荔枝。 莫非出走/隱居/移民,是唯一的出路?還珠樓主說「不」。 名著《蜀山》寫於中日抗戰,近代歴史最黑暗的時期。書中人物,俱是從「出走」開始;但不論他們上峨嵋/青城/北荒/南海,由「隱居」逐漸變成「內鬥」。 [...]

Read More

6712《外省人說廣東/香港人》

最近香港大搞「金庸百年誕辰紀念展」,回想起查先生(金庸)生前,從國內南下,對廣東/香港人的印象。 「爽快,實幹,很有信用。」即是我們常說的「有口齒」,「牙齒當金使」之類。 查生不說,我們不覺,習慣只道是尋常。自幼生長在這種環境:係就係,唔係就唔係。有乜唔妥先?大家拍枱拍櫈講清楚! 出來做事,跑江湖,多与外省与外國人打交道,才領略到這個特殊的優点;省時省力高效率,「搞掂件事」優先。 張愛玲寫白流蘇,從上海來香港歷險(《傾城之戀》),船泊岸的第一印象:「誇張」。「在這誇張的城裏,就是栽個跟頭,只怕也比別處痛些。」 還有二月河(《雍正皇帝》),來自河南南陽。初來香港,印象最深刻,竟然是「這裏出奇的乾淨。」 最近看馬伯庸(《長安十二時辰》),有新作《長安的荔枝》,寫盛唐運輸部門的小官員,如何絞盡腦汁,出盡洪荒之力,將廣東的荔枝,「新鮮」運到四千五百里外的帝都長安,只為取悅當時得寵的楊貴妃。 [...]

Read More

6711《不想做,硬要做》

許多暴力事件,因此而起。明明不想做,但為了各種原因,夾硬做下去,通常不會有好結果。 有人「睇錢份上」。有人「谷住道氣」。有人「為勢所逼」。亦有人受困於惡劣處境,情緒即將大爆發……。 点算?我們一定經歷過類似情況,綜合多次撞板經驗,有以下建議。 最理想,當然第一是「放下」,話唔做就唔做,型。 但要是走不動,不妨作第二選擇:開始計劃假期。很多時候,你會發覺並非不想做;只是「倦勤」,稍放假休息,沒事。 第三是精神出走:身體仍在,靈魂卻出竅,遁去自設的「秘密花園」。 每人必備,精神上,投入你最响往的快樂世界。有朋友選擇厨房,構想「今晚煑乜餸」?亦有人喜歡游泳,幻想身在泳池/山溪/湖泊/大海等,自由自在。 [...]

Read More

6710《回望前身已成灰》

最可怕是「再回首」。 最慶幸是「已破出」。 2023年初,送大家一個「破」字。今年初,又送一個「穩」字。 要是去年,憑各種方法,循多種路徑,能夠取得良好突破之後;今年已可以往穩定方向發展。 從此站穩馬步,紥根深化,那管外頭漫天風雨,你有如抓到「定海神針」,往後發展稱心如意。 有位朋友的經歷,很有營養:去年他工作的機構,進行改組,上司建議他調往另一部門,薪水微升。 可能經歷過幾年混亂,令他如「驚弓之鳥」,胆小,怯懦,多疑。每日胡思亂想:是否老細整古?明調暗炒?有陰謀,可能要擺他上枱之類。 [...]

Read More

6709《漫天風雪家何在?》

雖說是新曆 3 月中旬,看舊曆,其實仍是正月尾,屬甲辰龍年初。 難怪中國的北方,繼續大範圍雨雪。你以為黑龍江「零下四十度」,慘無人道?不料新疆更厲害,創「負五十幾度」低温新紀錄,怕未? 過年後,朋友黑龍江少女,才回鄉探親,以為可避開「春運」人潮;不料現在受雨雪阻隔,趕不及回來香港開工。 另有朋友移民英國,餐餐煑香港「茶記」晚飯小菜,吃的其實是鄉愁。 另有朋友一家,住在偏遠小鎮,到埗後大半年,仍未找到工作;帶去的積蓄,已花掉八九,每日坐困愁城。 開始胡思亂想:賣掉英國屋,換一架旅行車,載全家人往歐洲大陸,不住屋,不上班,小朋友亦不上學,一起吃在車睡在車,實行玩歐洲版《浪跡天地》(2020年)! 吓,為甚麼不乾脆返回香港?大家已忘記,在這裏生活多方便容易。要是不適應,不妨先回來賺錢,儲夠一筆再出發。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