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598《啐一口,再來過》

香港人說的「吐口水」,北方人說「啐一口」。
舊式小說常有這種描寫:當做買賣,或賭錢擲骰子,運氣不好之時,總要在手心,狠狠啐一口。
然後大力搓手,代表「趕走霉氣,一切重新再來過」。
現代人講究衛生,當然不該,亦不担保靈驗。但奇在古今中外,大家都這樣做,可見是一種祈求的力量。
多希望「再來過」。先前說過,唾液代表人的體魄与元氣。幹活時,不順手,或說錯話,難道就此放棄?
不,啐一口,將壞運氣唾走,搞掂。可以說是一種野蠻,近乎原始的生命力。沒包裝,沒矯飾,沒大數據支持。赤裸裸地,說幹就幹。
像倪匡的《老香港日記》。最好看的部份,是從一九五七年起,他南下香港後,每年的工作流水帳。
當時他只有廿二歲。青春与學歷,在國內的政治運動中,無情地被消耗。
當有機會,來到一個自由的城市,並沒有貪圖安逸享樂,而是發起狠勁,急起直追。
可以寫嗎?五八年稿費每千字三元,每天寫二千多字,準時交稿。從此寫寫寫:小說,專欄,劇本,代筆等等,絕不手軟。
戰後那代人,大部份俱如此。除了倪匡,蔡瀾,金庸等等,都是驚人的勤力。
加上肯置業。倪匡六二年,廿七歲即買樓:北角英皇 987 號瑞士大廣,面積七百幾呎。往後,繼續買買買。
正是那種狠勁,因為吃過苦,矢志不渝。現代人的價值觀,已大不同。
三十年前,曾有小朋友問投資之道。衷心答他两個字:「買樓。」
他自稱沒積蓄,卻忙於買手機波鞋旅行玩車等等。說他「不夠狠。」回敬:「康子,我不是不夠《狠》,是不夠《錢》。」
瞧,三十年後,他仍是沒有錢,仍是沒有樓。是因為整代人的思想有變。
屬正常。遺憾在,時間過去,他們連「再來過」的機會也沒有了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