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985《二十歲前的一萬小時》

為甚麼一定要「二十歲前」 ?
同樣要苦練一萬小時,如果二十歲後,或六十歲後,才有機會實行,難道會輸給十多歲的黃毛小子!
對不起,真的會。
原來人類的發育過程,平均集中在十至二十歲之間,會有爆發性的增長,超越一般水平。
最明顯是運動員。像香港的何詩蓓,成長期恒常緊毅地練習,廿四歲時,得奧運銀牌。
中國的少男少女運動員,更是集中自幼訓練,十多歲後露頭角,二十歲後成大業。極少數成年後才受訓,而取得成就者。
英國這項「一萬小時」的研究,以德國柏林音樂學院的學生為目標,統計他們練習小提琴的進度。證實苦練,可以彌補天份的不足。
要是沒有教練/師父/學校/訓練班等監督,出於自發,只要夠恒心,幾個無名小子也可以成大器。
最厲害的例子是「披頭四」。初出道時,他們每星期七日,每晚八小時練習。成名後,現場演出一千二百場,刻苦及專注程度不減。
女子有 Adele(雅黛兒),四歲起練歌,成長期從不間斷,兼練結他,底子深厚,甫出道即成為巨星。
香港也有個梅艶芳,少女時期忙於跑台演唱,有種自憐的幽怨。對音樂事業而言,卻是難得的持久磨練。
當然也有天份這回事。但要是以上諸位,大學畢業後,才開始「練習一萬小時」,成就肯定遠遠不及。
其實「一萬小時」有多久?即四百一十六日,等於一年多一点点。人生有許多機會追補。
但是要配合「二十歲前」,的確有難度。我們惟有嚴選項目,然後集中精神,全力以赴,作長期的刻苦練習。
最忌是經常改變主意。今日游泳,明日劍擊,後日滑雪。下個月又統統放下,改學電玩打機去,三心两意,朝秦暮楚。
時光飛逝,轉眼已過二十歲,一事無成。大學勉強畢業後,与芸芸衆生,投入社會,成為面目糢糊的一群,浮沉隨浪,很快又過半世。
所以成功難得。要訣是在二十歲前下苦功,不問界別,先打好一門的厚實基礎。往後,即使不做這一行,仍可伸延發展。
像有朋友耐心愛護弟妹,後來成為「補習天后」。又有少年愛組織活動,後來成為「公關天王」,都是一種成就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