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153《「少年得志」對「後天努力」》

請問天下父母,可以揀的話,寧願子女做那一樣?
中國人早說過:「小時了了,大未必佳」(《世說新語》孔融)。
又:「少年得志大不幸。」還有:「千金難買少年窮。」
現代人怎肯等?連民初的張愛玲,也急不及待:「成名要趁早。」
掃興的是:以上諸位,包括孔融,王勃,三毛,莎岡,張愛玲等等,年輕時真的如明星般閃亮。
無奈,中年後俱黯然。正是應了「大未必佳」。想不到後來的日子那樣難過。
最現成,兜口兜面的,是《壯志凌雲》二集,電影內外的殘酷對照。
湯告魯斯演的「獨行俠」,与維基馬的「冰人/佬」,三十六年後重逢,前者壓倒性勝利。
當初相遇,誰知道時間的威力?
維基馬屬「少年得志」型,心高氣傲,以「學覇」/「精英」/「優等生」自居。可惜運強,氣弱。
太早發力了,無以為繼。到真的要擔戲,獨挑大樑之時,元氣不足。
湯哥卻是「後天努力」型。沒後台,沒背景,沒學歷。先天有讀寫障礙,缺乏演技修養。
對電影卻有無限熱誠。不惜燃燒自己,改進再改進,努力再努力。擇善固執,做對種種決定,為滿足全球觀眾。
結果求仁得仁。各自努力,三十六年後,維基馬才發覺,今世的代表作,竟是止於《壯志凌雲》的半部戲。到第二集,已是身罹惡疾,有口難言,行動不自由。
原來只要你活得夠長,自會看到這些人生對比。間中,可以極度重口味。
正如馬克吐温的《乞丐与王子》。 古龍《絕代雙驕》的「花無缺」与「小魚兒」。
試問誰不想「少年得志」?不料有這樣,沒那樣。我得志了,自然看不起人,以為一切來得很容易。
於是不懂珍惜,不懂持續。十年八年後,很快被取代,被擱在一傍,無聲無息地腐爛。
湯哥那種「後天努力」,來自早期的多次挫折与失敗。要生存下去,一定要想辦法,努力爭取,不惜死纒爛打。
以上種種,天才少年不懂,亦不屑做,於是失敗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