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178《科技有助地運》

李光耀曾有名句:「如果沒有冷氣機,東南亞國家(包括新加坡等),根本沒機會發展經濟。」
現代人難以想像。別說新加坡,即使是香港,地處北半球,最近這幾天酷暑,白天上街,已感寸步難行。
更別說坐定定,要開會及辦公。幸好世上有冷氣,戰後的東南亞,才可以從農業社會,過度到商業活動。
加上航空運輸,經濟起飛,与世界各地接軌,亞洲四小龍風雲際會。之前,四個地方(香港/台灣/新加坡/韓國)的夏天,俱是酷熱得可怕。
換作一百年前,香港亦無可為。我們缺乏耕地,只可以發展漁業,及作為貿易港口。論地運,不及廣州/上海/天津等。
卻不料,「科技」有助改變。像台灣,自古天氣惡劣,地震頻密,山多地瘐,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。
但是做半導體,幾十年來,卻發展成大事業。像「台積電」,雄覇全球巿場,完全不受天氣及地理環境影響,你供電充足即可。
香港則發展金融。居移氣,養移體,地運培養勤勞,實幹,靈活的人才;而且慣守信用,辦事能力高,為外省所無。
地運二十年一變,同時要考慮科技的助力。香港是俗富之地,守的應是太平山,而不是獅子山。後者崎嶇多石,險峻陡峭;論風水,出人惡,成事難。
港島群山來自火成岩,地氣盤結,草木肥潤深綠,揾錢容易,求財不求氣,大家自然和氣生財。
現代科技令資訊流通,金融服務高效率,成為香港的獨特優勢。像電力供應,港島穩定可靠,甚至勝過歐洲,美國,及日本。
科技推動地運的實例,還有美國的拉斯維加斯,將原本乾旱的沙漠,變成供水量充足,五光十色的賭城。
戰後的以色列,亦是以科技催局耕種,令粮食供應自給自足,補地運之不足。反而埃及,伊拉克,敍利亞等文明古國,地運一過,又無科技支援,即後繼無力。
凡是討論「香港地運」,亦應同時考慮科技的應用。但是只靠科技,仍不能成事;必須配合財經,得財,各行各業隨同得發展。另一個成功的例子是瑞士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