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188《如果暗殺可以解決問題》

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剌後,表面上,官方交代一個完美的解釋;七月十二日舉殯,事件當是告一段落。
可是我們都知道,凡是政治家的「非自然死亡」,一定牽涉權力鬥爭。剌殺是極端手段,其後,必然引起極端變化。
事件最容易令人聯想起,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:一九一四年,奥匈帝國的皇儲費特南大公,在薩拉熱窩遇剌身亡。
當時的歐洲國家,分為两大陣營,針鋒相對。情況与現今相似,戰雲密布,隨時擦槍走火。
加上安倍生前,力主擴充軍備;又推動修憲,目標是日本重建軍隊。屬傳統右派的重量級人物。
對於政治暗殺,日本殊不陌生。約一百年前,即是十九世紀末,至二十世紀初,不只日本,歐亞各地,暗殺成風,而且普遍成功。
中國也有:一九0七年,「光復會」徐錫麟,剌殺安徽巡撫恩銘,目標死亡。
又有「同盟會」汪精衞,行剌大清攝政王載灃,失敗。卻寫下名句:「引刀成一快,不負少年頭。」
一九一二年,又是「同盟會」的彭家珍,剌殺清末立憲大臣良弼。得手,良弼死前,還讚嘆剌客一句:「奇男子」。
諸如此類,有跟風及擴散效應。去到三十年代,暗殺行動更頻密。軍閥/政要/異見人士等,統統成為目標,激發暴力行動升級再升級,終至二次大戰爆發。
中國人對於剌客,曾經有頗正面的評價。源自司馬遷《史記》的《剌客列傳》:雖然「以武犯禁」,卻是「義」字當頭,恪守信諾,名垂後世,精神上是勝利者。
太史公這定義,未必符合現代社會。我們回顧,以上多宗剌殺,能否達致行動的理想目標?
不。反而引起更多問題,將局面激化,武裝軍備升級,推向更大的危機。
佛家稱這類「嗔」(憤怒)念的最終端為「阿修羅」,屬天龍八部之一,具強大的戰鬥及破壞力。
看似威風。卻造下無窮殺孽,也不知歷幾多世幾多劫,才能夠扺消償還?如陷地獄,求出無期。
像日本的「帝都不祥事件」(二二六)。美國的「九一一」恐襲等。寃寃相報,暴力只會引發更多暴力,最後都不會有好結果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