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211《有奇怪事,必有奇怪人》

凡有事奇奇怪怪,不依常規;以前會喊打喊殺,拍枱拍櫈,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,黑白分明。
逐漸會明白,原來「有奇怪事」,不依常理;當中一定有內情,有曲折,所謂「有伏味」,必然會掀引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人。
愈隱暪,愈奇怪,情節必定更嚴重。
去到這關頭,我們有三個選擇:一是裝傻扮懵,胡混過去,世上不只是黑/白。
二是「厚化粧」。多掩飾,多修改,縫縫補補。走出來,叫做見得人,希望可過關。
三是下重手,索性將整件事毀滅,當完全沒發生過。
事到臨頭,沒有好壞/是非之分,我們只能夠評估形勢,量力而為。行善積德,行惡則造孽。
像近年再發現的「理親王府」,孤存於北京城外。有清朝王府之實,卻無王府之名。
神秘荒廢,疑雲重重。漢文資料全被銷毀,除非你懂滿州文;否則再過三百年,仍是如墮五里霧中。
從這座奇怪的王府,引出一個奇怪的人:廢太子胤礽。他的四弟胤禛,即是後來的雍正帝。
再引出他的兒子「理親王」弘皙。他小十七年的堂弟弘曆,正是繼位的乾隆皇。
可見他們處境之險。富貴与滅族,一線之差。要是雍正做不成皇帝,論資排輩,廢太子胤礽有機會復辟。
同樣道理,要是乾隆萬一有三長两短,堂兄弘皙,亦應有機會重奪帝統。
難怪乾隆登基後三年,即使出霹靂手段,將「理親王」一支及府第,趕盡殺絕;大內宗人府的漢文檔案,一字不留,史稱「弘皙逆案」。
廢太子的際遇如此,其他追隨者更不堪。康熙在時,太子黨的最強支持者,是胤礽的舅父索額圖,已被處死。
其他的熱血同盟:「蘇州織造」李煦,母親文氐,是康熙的乳母。又有「江寧織造」曹寅,是康熙的保姆。
李曹二人,俱是康熙的伴讀,少年好友。成年後,替皇帝收集江南的民意及情報,彼此推心置腹,信任程度無可代替。
所以當太子两度被廢,李曹二人俱替他感不值,私底下多應援,於是引出另一種奇怪人物:《紅樓夢》的秦可卿。
即是曹家後人,曹雪芹的創作小說。寫書時,曹家已两度被抄,境況淪落不堪。
但是否就此啞忍,鬱鬱而終?不,作者對自身家族的遭遇,不吐不快。但是明寫出來,又怕惹禍;惟有用前文所說的「厚化妝」法,曲折迂迴,盡訴生平不得志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