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230《吃可忘憂,努力加餐飯》

今年端午節,寫過《蔡瀾一粽難求》(五月二十一日)。
由於沒有公開發售,手頭只得一籃八隻。結果引起爭奪,最後連那個可愛的籃,也給送走了。
各路英雄不忿,劍指中秋。幸好月餅準時到,今次有主題:「吃可忘憂。」又引用《古詩十九首》:「努力加餐飯。」
亦惟有如此。二0二二年疫情反覆。移民者衆。你說經濟好轉?通街仍是執笠舖;許多朋友仍是失業沒著落。
流年逢「武曲」「化忌」,不利使用武力及擴張,無可為,不如忍手,靜觀其變。
等候期間,惟有以「吃」解憂。上半年,防疫逐漸寬鬆,大家急不及待,呼朋引伴,「八人一枱」或加「高清間板」,都吃過幾次大圍高興飯。
大排筵席則妄想了。臨近中秋,忽然疫情又吃緊,恨得大家牙癢癢的,有些朋友為防疫,扶老携幼,乾脆在家中做節。
通常中秋後,天氣涼,轉入飲食旺季:大閘蟹,蛇羮,燒烤,火鍋,臘味飯,煲仔菜等等。俱要策動群眾力量,人愈多愈熱鬧好玩。
一個人怎消受得了?既然「聚衆」無望,惟有收小範圍:清風明月,獨食自肥,找自己的影子作伴。
更加要吃得精,不可馬虎。蔡瀾月餅有两味:「火腿松仁」与「玫瑰紅豆」,層次豐富,可細味品嚐。配中國茶,自我製造愉快回憶,不枉一年容易又中秋。
所有的傷心遺憾事,統統沒法改變追補。二千多年前,漢朝的朋友,已有這些「生離死別,天涯海角」的嗟嘆,我們對感情的追求,從來沒改變。
亦不是用「zoom」等視象通訊可解決。日夜「思」呀「念」呀,也不是辦法,古詩的作者提出一個很實在,又貼地的建議:「努力加餐飯。」
不如結結實實,每日吃餐飽飯。關鍵在於「生存」。吃不好,甩皮甩骨,多愁多病,最恐怖是那一句:「思君令人老。」
這個「老」字力壓千鈞。假設將來有機會重逢,最怕是落得形容枯萎,對方問你:「做乜搞成咁?」多掃興。
倒不如加把勁,吃得好,保持容光煥發,精神奕奕,每日將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,才是從漢朝至今的生存王道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