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815《陰柔天下,異族揚名》

說是國際形勢緊張,殺氣騰騰。 又說是两大陣營結盟,互不相讓。 還有,疫症愈變愈奇,防不勝防。 世界好像(又)在崩潰邊緣,人類還有希望嗎?超級英雄在那裏?誰來拯救地球?諸如此類。 不怕。常說政治現實殘酷。崩壞的位置,往往由宗教/文化/藝術等來補缺。 正如今年九十三屆奧斯卡,頒獎禮如期舉行。有两大特色:第一,陰柔天下。二,異族揚名。 「陰柔」當然指女人。「最佳電影」,「最佳導演」等大獎,全來自趙婷的《浪跡天地》。很明顯,她是女人,而且原籍中國北京,卻受美國人賞識讚嘆,獲取年度電影界的最高榮譽。 [...]

Read More

5814《真人与科技的較量》

在情報世界之中,真人可會被科技取代? 當電腦黑客,可以透過網絡,在世界任何一處,竊取機密;或肆意攻擊,癱瘓敵方的軍事或醫療系統等等。 我們還需要「007」,或派遣「職業特工隊」嗎?真人的歷險格鬥,似乎再沒有意義。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,美國暢銷書作家湯格蘭斯,寫《clear and present danger》 (港譯《燃眉追擊》1994年),結局已是用遥控衛星武器對決。 敵軍在大螢幕上被「符號化」。一輪電玩打機式「xyz」後,盡數被殲滅。 仍記得在軍方控制室內,觀戰的男主角夏里遜福;与戲院裏的觀眾,一樣先是愕然,繼而失落。 [...]

Read More

5813《世上最孤獨的工作》

又是古今不同。以往,長期佔第一位的,是「燈塔員」。 長期孤獨工作,為海上的船隻,提供照明及方向,浪漫凄迷。可惜已被機器取代。 第二位是「作家」。幾乎每個寫作人,俱覺得自己孤獨。 但不,背後有編輯,及出版商團隊。現在社交媒體發達,潮流興作家与讀者交流,甚至駡戰。像《哈里波特》作者羅琳,怎愁寂寞? 發展下來,應該是情報工作者,才是最為孤獨。 因為行業性質,不論是特務,間諜,或分析員:第一要守秘。第二要守秘。第三仍是要守秘。 不可以向同事透露。情報的溝通与交流,分嚴格級別。當然收工回家,也要保持沉默,不能与配偶及家人分享。 [...]

Read More

5812《最強的「假身份」》

作為一個海外情報員,你需要掩飾身份。入境時,填寫職業一項,不可能照寫「特務」或「間諜」。 用那種假身份才好?上世紀,首選是「記者」:單獨行事,手執簿仔,去到週圍都寫寫寫。 亦順理成章地,舉起相機拍拍拍,奉旨問問問。整件事,將剌探情報合理化。 太理想了,後來弄到人人皆知。尤其是廿一世紀後,網絡記者氾濫,以往的優勢逐漸消失。 現今你去到海外,要是仍自稱記者,只會令人提高警覺,佔不到便宜;攝影記者亦不例外。 另一種過氣身份是「繙譯」。吃虧在不方便單獨行事:你替誰繙譯?總要有個主兒。現代還有自動繙譯機/網頁代勞,身份可疑。 傳統仍沿用的有「做生意」,四通八達,底面两吃。從買賣軍火,到聯絡線人,皆十分方便。 [...]

Read More

5811《我適合做情報工作嗎?》

潮流興「國安」。對香港人來說,是新鮮題目。 其實在任何一國,維護安全是重要任務。大致上,分對內,及對外。 論受注目程度,當然要走向國際舞台。最出名的是英國 MI 6(軍情六處),被成功娛樂化,代表人物是占士邦,職號「007」。 美國有 CIA(中央情報局),也有明星星級特務積賴恩。原是暢銷書作家,湯格蘭斯的創作人物。曾經由夏里遜福飾演,塑造成一個愛國的住家好男人,但遠不及占士邦精采。 蘇聯有 KGB。解體後,易名 FSB,改不掉陰森詭秘的形象。 法國的 DGSE,也不弱,最擅長中東情報。在美國發生「911」事件之前,他們已收到消息,曾知會 CIA。可惜不受到重視,沒跟進處理,卒之釀成史上最轟動的恐怖襲擊。 [...]

Read More

  • 1
  •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