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因「彭楚盈白骨案」調查,再度引起各界關注的翁靜晶,在十多年前,亦曾与何柱國( 1949 – 2025年 )結識。
又是由筆者介紹。事緣當時任職《星島》,兼顧多本雜誌,其中之一是《東周刋》,找她寫副刊的《奇案》系列。
有一晚深夜,收到名人朋友「M」來電,說收到消息:翁靜晶將在專欄上,發表他已故父親的死亡案件,懇求勿刋登。
不久,果然收到阿晶的文稿,正是重提「M」父當年被害案,有理有據,疑点重重,是很有水準,亦值得重新審視的案件,沒理由抽起。
可是「M」少年失父,不想舊事重提;阿晶卻有意替死者翻案;两邊都是朋友,两邊都有道理,点算?
惟有請示老闆何生,他与「M」相熟,但是不認識阿晶,卻久聞她「女俠」大名,有意結交。
於是由何生出面:對不起,請她該期不出稿;阿晶慨然答允;「M」千謝萬謝;何生並邀他們两位,上煙草大廈一聚,賞面吃餐飯,大家交個朋友。
邀約很順利,何生是主人,阿晶与「M」欣然赴會,筆者當陪客,席上大家談笑風生,很快就熟絡起來。
阿晶又「女俠」上身,替「M」父抱不平,說會繼續調查,替他「報仇」咁話。「M」為表謝意,另邀請阿晶,往中環「香港會」又食一餐,又請筆者陪席。
事件就此圓滿解決。其後,何生就某些法律問題,好像找過阿晶諮詢,對她印象甚佳。
過了若干年,有個星期六的業務午餐,何生忽然提起那次飯局,說起「翁靜晶」与「M」
,印象深刻,清清楚楚;唯一記錯,是陪同的不是筆者,而是另一位同事。
基於「老闆永遠不會錯」的原則,筆者當然不會站出來,當衆指正何生;那位同事一頭霧水,唯唯諾諾,大家就此敷衍過去。
不料過了一段時期,不知為何,何生又再提起那次飯局,並說細節:「翁靜晶点点点」,跟住咬實同事不放:「你當時也在場㗎!」
又要佩服那位同事,他死口不認,堅持不在場:「真係唔係我。」何生開始發脾氣,場面鬧得很僵……。
事情去到這地步,筆者不出聲不行,惟有低低舉手,細細聲道:「何生,當時在場的是我。」
話音一落,何生面色一沉,全場死寂。至此,筆者自知,与《星島》的緣份,應差不多了。
阿晶則愈做愈好,十多年來,憑《奇案》系列揚名立萬,又有社會意義,將來成就不可限量,可喜可賀。☺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