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「立秋」( 新曆8月7日,舊曆閏六月十四 ),忽然轉涼,晚上睡覺,竟然不用開冷氣。
可能与近月來,連續打風,暴雨等有關;熱仍是熱,可是早晚涼颯颯,室內的日照移位,天空有種明澄的藍。
從此日漸短,夜漸長,年華暗換。我們對於時間的推移,人事的更替,總難免嗟嘆傷感,所以說「悲秋」。
候鳥應預備高飛,遊子要添衣。意想不到的,是專攻星空攝影的「不動明王」,最近帶隊往新彊的江布拉克。
原是三十年前,舊遊之地。在林海与雪山之間,他不禁感懷:「欲買桂花同載酒,終不似,少年遊。」
一定是秋天的緣故(桂花)。這首詞,出自南宋「劉過」( 1154-1206 ),精華在最後這两句,調寄「唐多令」,遙對前文的「能幾日,又中秋」。
可見同是悲秋之作,八百多年後,仍觸動「不動明王」。他一向個性豪邁,不拘世俗束縛,鑽研星空攝影有成,常出外演講,分享心得;近年更組織拍攝團隊,穿梭澳洲,南美洲等荒野,沉醉於夜空追星。
可能是「飛到怕」,最近轉返內地自駕遊,一路北上大漠,風塵僕僕;雖然站出來,仍氣宇軒昂,两鬢已星星。
更何況,北方的秋天,來得早,重遊三十年前舊地,耳邊歲月如風,難怪他有「終不似,少年遊」之嘆。
正因如此,在未來有限的年月,我們更要珍惜時間。無謂的人勿見,無謂的事勿做,多行「十善」,利益衆生,趁有餘力,積累功德才是正經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