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41《極速變身,日夜繽紛》

要是過去两年,你沒有機會「破」,不要緊,記得明年要「變」。 輕巧,靈活,敏捷,還有要夠快。 現成例子:灣仔名扒房餐廳,數十年老字號,許多明星/名人幫襯。今年11月中結業,傳媒廣泛報道,欷歔感嘆;巿民聚衆打卡留念,聲聲「不捨得」,「多可惜」等等。 此情此景,不由得你不感慨,又例牌有人唱淡:「香港完了。」「消費力弱。」還有:「港人北上消費。」之類。 聽得多,以為真。但話口未完,舊招牌剛除下,新招牌立即掛起,裝修原封不動( 夠環保 ),新班底進駐,生龍活虎「動」起來! 照樣食扒,但餐飲配撘多樣化,又便宜,價錢降約两成,並兼營酒吧及外賣。 [...]

Read More

6940《「破」後入冬,靈活迎春》

這两年,要「破」,不論是「破財」,「破家」,「破墓」,或「破地獄」,早應破了。 要「秋決」,亦已陸續執行。逢「太陽」「化忌」:凡過度曝光,爭出風頭者,必敗;兼且不利男性,不利父權,不利領袖,趾高氣揚黯然收。 亦眼晴易受損(英國歌手艾頓莊,失明),兼且心血管等病發作,今年猝死的男性特別多,身體不適,請勿拖延,趕快看醫生。 從各種建制,大小機構,以至一家人,俱這樣拉拉扯扯,跌跌撞撞的存活下來;緊接的重要事項,是預備過冬。 並替「秋決」執手尾:有人要收屍,有人要拗數,亦有人盡最後努力,要奮力爭取,各自須尋各自門。 很快,聖誕前(新曆12月21日)是「冬至」,還有一個半月是舊曆年,以此為界。 要是過去沒有「破」,或錯過「破」的機會(許多朋友嫌辛苦),明年乙巳蛇年,順勢而行,應把握各方面的機會。 [...]

Read More

6939《悼瓊瑤:反「安樂死」》

代中國以戰後為分水嶺,華人散居两岸三地。數女作家,香港出了亦舒,較都巿化与現代感;台灣則有瓊瑤,揹負舊中國的歷史包袱,行文優美華麗,仍有「民國女子」遺風。 論作品,勤快多產。自小已聽聞:要是想瞭解中國女性,一定要看瓊瑤。 簡直是一盆火,對愛情完全奉獻。香港人看,可能會畧嫌「娘」,亦過激;我們是西化的城市人,難免會有疑問:使唔使去到咁盡? 瓊瑤卻義無反顧,每一個時期,俱有代表作。上世紀六十年代:《船》(何莉莉)。七十年代《窗外》(林青霞);《海鷗飛處》(甄珍)。九十年代《還珠格格》(趙薇),大家都知道了。 這樣熱愛生命,至情至性的女子,經歷過生活的多重磨練,到最後,竟然支持「安樂死」 ,選擇輕生,實在非常之反高潮。 有關「安樂死」(euthanasia ),早在筆者初中時,已是英語課的辯論題目。少年不識愁滋味,妄說生死,只能當是英語能力的練習。 [...]

Read More

6938《日本人的最強噩夢》

,說起日本人最害怕的三種東西:地震,閃電,火災(以前是「父親」),俱可以公開說出來,擺得上枱,未算厲害。 據日本先師庒野晴己,有次無意中透露,對傳統日本人來說,最強的噩夢,原來是「南北韓統一」。 以往,許多外國人驚嘆日本人的團結精神,盛讚他們夠齊心,有紀律,行動一致。 可是日本人自知,若論團結精神,他們又遠不及韓國人。歷史上,两國唇齒相依,恩怨愛恨糾纏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亦因此,對雙方的瞭解最深。 既然如此,為甚麼二次大戰後,南北韓長期分裂?經過幾十年的磨合,始終未能像東西德/南北越般,完成統一大業? 近年來,反而愈走愈遠。再加上剛發生的「尹錫悅戒嚴」事件,你還說他們「團結」 ?不可思議。 日本人固然高帎無憂,但即使是韓國人,他們自己也不解。凡事不正常謂之「妖」,既然正路行不通,於是有「都巿傳說」,在南韓社會上廣泛流傳。 [...]

Read More

6937《寧願做「畜牲」,不做「人」》

輕時,曾經在成龍的威禾電影公司,隨鄧景生學編劇。 有位學員的資質普通,可是他寫過一句對白,到現在仍記得。有男生質問女生:「点解你做做吓人,走去做鷄?」 當時大家嫌粗俗,沒用在劇本。可是這一句,印象深刻,細思極奇:的確,我們好端端在世做人,為甚麼會自甘墮落,寧願做禽畜? 後來,多見世面,發現有許多人,不只做「鷄」,還有做「牛」,做「馬」,不辭勞苦;還有做「羊」,永遠盲從,完全沒有尊嚴及獨立思維;近期亦有人想做「熊貓」,淨靠賣萌維生。 當然還有古巨基的《愛与誠》:「做隻貓,做隻狗,不做情人。」雖是負氣話,但真的有人,甘心做隻寵物,只享受被愛,而不想愛人及付出,嫌辛苦。 有志者,事竟成,於是逐漸墮入佛家「六道」的「畜牲」道:自閉,怠惰,停止學習及思考,將生命退化至最基本的食/ 玩/ 瞓。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