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26《留港,排隊食貴飯》

次說起「吃飯」,早午晚一枱難求,巿况旺盛到不得了,總被人駡:「盲目唱好香港。」 又有批評:「咪成日喺中環!」寃枉,小弟的活動範圍,仲遠及金鐘/灣仔;間中,亦涉足銅鑼灣;但係老實,沒可能每日巡勻十八區,那是政府的責任。 因此得出結論:香港有些區域,可能淡靜;但亦有些區域興旺,你不能粗暴抹煞。 今日仲要包頂頸,一於「火上加油」。事緣本版同文,陸志聰醫生( 《C私語》 ),說起「新景園餐廳」的「咖哩豬扒飯」,讚。 記得店址在灣仔春園街,每次經過,常見人排隊;無奈筆者天生躁底,不宜吃咖哩,一於視而不見,直行快閃。 可是,今次陸醫生寫得太吸引;於是冒險從金鐘出發,穿越多條美食街,以及大小名店的誘惑,終於安全抵達春園街 20 號。 [...]

Read More

6925《大件事,冇飯食》

今年11月,香港 5 個颱風過境,創新紀錄。 仍記得 9月「摩羯」落波,筆者總結多次打風/黑雨等經歷,寫下《香港最美麗風景》(9月11日),表揚天災過後,香港人趕返工的拚勁。 不料,近期颱風接二連三;「最美麗風景」亦頻密上画;港島金鐘站,五條超長的行人電梯人龍,已成為「復工」的黃金標誌。 但是中午復工,緊接帶來的是「午飯」問題。有人在家裏吃,有人帶便當,亦有人上街找食店,弊!才發覺大部份沒開早巿,午巿亦關門休息。 剩下一間,獨巿照開,逼爆。但今次老闆從九龍趕出來灣仔,才發覺忘記帶鐵閘鎖匙,回頭取,躭誤了,竟趕不及煮飯。 來到中午十二時許,只有早餐粉麵!連續幾批客人湧至,驚呼狂叫:「冇飯食!」慘過冇工開,群情洶湧,疑似暴動。 [...]

Read More

6924《「三重宇宙」的神劇》

自楊紫瓊《奇異女俠玩救宇宙》(2022年 ),觀眾開始接受「多重宇宙」的故事發展。 不容易。傳統的寫法,是按事件的先後次序來描述;但當寫到倒敍,或多宗事件同時發生之時,簡直是倒瀉籮蟹。 於是有占士哉斯的「意識流」:想到邊,寫到邊,代表作《都柏林人》(1914年),勇敢開創先河;經一百多年後,現在更進一步。 來自英國作家,安東尼賀維斯的《月光花謀殺案》(2020年),四年後,改編成人氣犯罪劇,英美熱播。 特色是同時發展「三重宇宙」。第一重:出版社女編輯蘇珊,熟年戀愛,与希臘情人在海島開小旅館,以為可以退出江湖;不料受人重金委託,追查失踪的女兒。 第二重:八年前,該名女子的婚禮上,發生神秘凶殺案,兇手是誰?她聲稱,答案在蘇珊編輯的一部書裹,然後失踪。 第三重:究竟那部書講乜?時間回到50年代,有位荷里活女明星,引退回鄉開旅館,与身邊所有人結怨,殺機重重。 [...]

Read More

6923《擺脫不了的「因果」》

歷來的影視作品,為顧及「視覺效果」,偵探都是壯男/美女。 除了「偵探小說」女王,雅嘉莎姫絲蒂筆下的「婆仔神探」馬寶小姐,破案靠鬥智。 這條絕橋引申開來,成為歐美的「黃金兄弟姊妹」神探,正陸續登場。 熟女代表作是英國的《blue lights》(藍光),背景是北愛爾蘭,貝爾法斯特:中女社工轉任巡警,拍檔是「自煮難食仍要煮」的老差骨;躁底巴竦師妹;以及小鮮肉新紥師兄等。 守邊疆小區。這個騎呢組合,開始時似搞笑;逐漸,勾出販毒及恐襲陰謀;並反映當地的多種社會問題(移民人士必看)。 但最令人傷感的,是當地曾經名震世界的恐怖組織「IRA」(愛爾蘭共和軍),雖然已經解散(1922至1969年),卻種下許多惡因,留給後人承受。 由於查案的是「大人」,不知不覺,捲入往昔的種種因,大家都沒法躲,惟有共同承受種種果。這一條主線,頗有東方的「佛系」思維,令觀者低迴。 [...]

Read More

6922《偵探女王之「三絕橋」》

當看得太多悲情/災難/「超英」/「爛超英」等影視劇集,可憐的觀眾,想尋找些輕巧一点的娛樂。 眼前無路想回頭,英美方面,約數年前,開始緊急召喚「偵探小說女王」,雅嘉莎姫絲蒂(1890 至 1976 年),阿婆死咗都唔放過。 「女王」這名號,不是隨便封的,歷來多少暢銷女作家想繼任,卻連影兒也沒有。其用神,不在於案件怎樣奇特?佈局怎樣巧妙?兇手你猜猜會是誰?而是發明一種「格局」(「橋」),啟發無數後學者。 像柯南道爾寫《福爾摩斯》,建立「一樓龍」式的私家偵探模式,並永遠帶一個畧低能的助手。後世照抄的有法國《粉紅豹》;美國《蝙蝠俠》;以至香港倪匡的《木蘭花》及《衛斯理》等。 「女王」雅嘉莎,卻厲害在不只「一條」絕橋,而是有「三」,而且俱「絕」。 排名第一,當然是《東方列車謀殺案》,佈局華麗奇詭,已成經典;抱歉不能披露內情,劇透死全家。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