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86《旅遊何處不煙花?》

領導人說:「何處不旅遊?」於是做官的,要絞盡腦汁,度橋吸遊客。 試問有幾多新橋?逐漸會發覺,來來去去,都是那幾招:藝術/展覽/文化/黃鴨仔等等,當然還有「煙花」/「煙火」滙演。 無處不在。若干年前,在北海道滑雪;天寒地凍,地廣人稀,渡假區在晚上,居然仲攪「花火」(漢語「煙火」)盛會! 當時想:「揾鬼睇咩?」白天滑雪又累,晚飯後早早睡覺去;加上有幸生於香港,「煙花」表演由細睇到大,不稀罕。 直到現在,才明白當地人的苦心,都係為「吸遊客」啫。可見我們驕縱的香港人,向來揾錢容易;換作其他地區,早已千方百計「無處不旅遊」。 不只是北海道,日本每年夏天,起碼有一千場以上的「花火大會」,各有名目,為首「三大」:長岡祭典,秋田大曲,与茨城土浦的全國花火競技大會等。 即使是東京,不愁沒遊客,夏天仍有隅田川花火大會。又,日本女子拍寫真集,必有穿浴衣蹲下玩「花火」的照片,並要配合寂寞眼神,已成定例。 [...]

Read More

6685《穿西裝,上班去》

法國与香港,近年的情況類似:先是「黃背心示威」,遊行/抗議/搗亂;繼而是疫症肆虐。 巴黎開服裝店的朋友,告訴我們:「整整两年,完全沒有遊客。」僅靠本地人,及小部份網購等,勉強支持。 終於捱得過,存活下來;待從頭,收拾舊山河。慶幸有今年七月的奧運會,連同國慶一起大搞,全國上下一心,衆工會已承諾:期間,不搞事。 一向悠閒的南部,亦「動」起來。最稀奇,是在尼斯巿中心,看見西裝友(!)行走,居然有点香港中環的風采。 從不見。聰明朋友來訪廿多年,只知道這裏是退休人士,以及遊客的樂園,大家總是穿悠閒服,屌屌揈;物價亦便宜,人人躺平,老幼咸宜。 唯一的難處:年輕人找不到工作,通常要「出城」,告別父母鄉親,才能有作為。 但即使留在「樂園」,也有煩惱。由於退休人士太多,年紀愈來愈老,任由他們駕私家車,是非常危險的一回事;因此建地鐵,事在必行。 [...]

Read More

6684《從退休城市「動」起來》

動亂及疫症後的香港,近年正努力振興經濟;同時,又要出招吸引遊客。 我們並不孤單:美國的紐約巿,正為此取消開徵「塞車費」。日本的本州,及北海道的多個渡假區,則鬥放煙花。 甚至連法國巴黎,一向是全球最多遊客的城市,仍不斷推陳出新。最近開放香榭麗舍大道,作「最強行人天國」(5月3日);進一步,更招待各位席地野餐。 全部向「錢」看:促進經濟繁榮,增加收入,務求人人有工開。 賺錢並不羞恥,退休不再是榮耀。正如筆者曾提及,法國是當今世上,最懂得用「文化」与「藝術」,賺取巨大財富的國家,姿態仲要十分優雅。 不只是巴黎,近年目擊的成功例子,還有法國南部的尼斯(Nice)。作為一個渡假及退休的城市,僅有一百多年的歷史。 得天獨厚,長期晴朗温暖,位處阿爾卑斯山腳,蘊藏豐富潔淨的地下水;又面臨蔚藍的地中海,盛產花果,香料,与水產。縱使歐洲大陸漫天風雨,這一帶依然陽光普照,所以稱「天使海灣」。 [...]

Read More

6683《「車輪戰」的暴力美學》

凡是社會動亂之後,我們都需要「暴力」作娛樂。 自古以來俱如此:劫後昇平,民間仍充斥大量不安,焦躁,鬱悶等負面情緒。通常,官方會舉辦文娛活動,試圖撫平過去的創傷。 另一方面,老百姓靠「觀賞暴力」發洩。古時看斬頭/凌遲/腰斬/誅九族,愈血腥,愈過癮。 近代較文明(?),改為槍斃/公審/批鬥等,道理如一。現代人更進步,可以進戲院看電影,集體欣賞「暴力美學」,同時嘆冷氣,吃爆谷。 香港在2019年亂後,需要幾多「暴力」宣洩?去年《毒舌大狀》,收 1 億640萬,賣的正是「語言暴力」。 未夠,於是有今年大賣的《九龍城寨之圍城》,連場動作,打到冇停手。6月票房破 9000 萬,有機會創新紀錄嗎? [...]

Read More

6682《「天龍寺」抄《心經》記》

第一次看蔡瀾抄《心經》,他真的做足:紙筆墨齊備,還点起檀香。 更重要是有心:抄經後送人,原是一種祝福,希望助大家「度一切苦厄」,走的是菩薩道。 往後,大家愈來愈忙。及至筆者發願抄經之時,通常在晚上收工後,已累得要死。 只用「硬筆」,隨手拿張環保紙,完成整個程序後,不捨得丟掉,暫時儲起。 回頭看,因為每篇的開首,曾寫過自己的願望,順序排列;期間,過程反覆多變,踟躕躑躅,初時竟沒两篇是相同。 充分顯示出內心的掙扎,世事之無常。所以最能體會,所謂「許願」,才是抄經最困難的部份,難在要面對自己。 逐漸,抄寫的經文,存起一大叠;同時,所許下的願望,陸續實現,抄經後不用再保存,文末補一筆「㢠向今世衆生,十方亡靈」,可當廢紙扔掉。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