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件前後,要相隔幾十年,才看到苦果。
曾經有富豪,自幼無心向學,不做功課,考試例肥,点算?
不怕,屋企大把錢 ! 平時,出高薪請同學仔代做功課,大把人爭住「替槍」。
考試肥佬,學校即獲捐贈泳池/圖書館/電腦裝備/籃球場等等,擔保升級,順利中學畢業;再往海外野鷄大學,買個學位添,搞掂。
咁有乜問題先?香港人常說:可以用「錢
」解決的問題,統統不是問題。
果然,帶出所有「用錢解決不到的問題」。
第一是傲慢:以為餘生不用學習,与環境及社會脫節,簡稱「離地」。
二是缺乏組織力。學習的過程中,那些科目未必有用,卻能訓鍊我們的組織能力,整理思想及情緒。
三是不懂表達。唸書及做功課,其中一項重要功能,是學習溝通与表達的能力。許多人成年後,連說句得體的話也有困難,看似低能智障,其實是過往沒有「老老實實做功課」。
以為有錢大哂?一生可以請人代勞。但去到尾,要明事理,辨是非,帶眼識人,懂得下正確決定,還有喜歡甚麼?擅長甚麼?怎樣接受失敗?以至想說出一句心裏話,去到尾,始終要靠自己。
愈遲省悟,後果愈嚴重。出錢解決問題的那一刻,看似威水,常聽長輩說:「咁俾錢法,係害咗佢。」
當時不懂,及至幾十年過去,看任性小朋友,變成傻瓜中/老年人,慘不忍睹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