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496《邊做邊玩,半捱半享》

說起白雪仙 95 歲芳辰,對照李小龍命終32,不禁警醒:有命賺來,也要有命享。 即是新一代年輕人,常說的「工作与生活平衡」(work life balance)。 寧願做散工,不做全職。寧願要自由,不要大假,不要醫保,不要員工福利。 可以開出這些條件,通常,起碼有点家底:住父母,吃父母,零用問父母;已成常態,沒有違和感。 香港戰後的一代,普遍窮苦。有氣力,沒工做,有勁沒處使。 當六十年代「嬰兒潮」成長,一定拚命做,揾命搏。從李小龍,到後來的洪金寳,成龍,周潤發,張國榮等等,都是不惜身,等價交換,取得豐碩成果。 [...]

Read More

6495《「白雪仙」与「李小龍」》

两個不相關的名字;两位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大明星。 最近在社交媒體上,卻流出二人合照:上世紀六十年代初,小龍少年英俊,當時應已脫離童星階段(1960《人海孤鴻》),尚未往美國留學,說大不大,說小不小。 那一刻,竟有两分難得的青澀。因為身邊那位,是大姐姐白雪仙,正大紅大紫。 《仙鳳鳴》如日中天:《帝女花》《紫釵記》等已盡出,戲行衆星拱月,她是最年輕架勢的一個。 照片中,仙姐高貴冷艶,一貫的撟手甫士。大蓬白紗裙下還撟腳,三吋閃石高跟鞋;小龍弟弟挨近,陪笑合映。 两個人又非全無關連。俱屬龍,仙姐生於1928年(戊辰土龍)。小龍是1940年(庚辰金龍),相差十二年(一「紀」),屬姐弟輩。 同是出身粵劇世家。小龍父是「丑生王」李海泉;仙姐父是「小生王」白駒榮;同行兼世交。 [...]

Read More

6494《諸行無常,趨吉避凶》

是「香港女兒」的伊莎貝,在法國父親的安排下,往巴黎升學。 不料,今年夏天,輪到巴黎發生騷亂,蔓延全國。幸好伊莎貝在當地,有嫲嫲照顧;但是受驚總免不了。 許多地區還實行宵禁,晚上九時後,地鐵及巴士停開。政府呼籲家長,禁止子女外出;情況比香港社運時,更嚴峻暴烈。 論理,阿爸當然不想寳貝女吃虧。弊在人算不如天算,愈加體現,佛法所謂「諸行無常」(6月20日《無我,無常,求寂靜》)。 聯想起大明星,柯德莉夏萍( 1929 - 1993 ):《金枝玉葉》《珠光寶氣》《窈窕淑女》等。 她生於比利時,7至10歲在英國唸寄宿學校。不久,二次大戰爆發,英國向納粹德國宣戰。 [...]

Read More

6493《十七歲美少女 的「香港」与「巴黎」》

今年度的《雙城記》:「香港」与「巴黎」。 主角是十七歲美少女,伊莎貝。香港出生,香港長大,說流俐廣東話/普通話/法語/英語,懂中英法文。 志願:出任外交人員。母親是香港人;父親是法國人。 伊莎貝在香港唸國際學校,秉承父母的優良遺傳,自幼長得出色標緻,婷婷玉立,是個小美人。 每次見面,筆者總想介紹她當模特兒,法國爸爸不准。為保護愛女,他七手八腳,忙於推擋追上門的小男生。 還要拍照出風頭?難得伊莎貝從不自覺,又喜歡唸書,很快就中學畢業。下一步:留在香港唸大學?或返法國? 剛經歷:香港两年社會運動;又三年防疫。回法國升學吧!父母則堅決留香港,早已買樓,創業,回不去了。 [...]

Read More

6492《定向轉生,虛幻渺茫》

說黑貓「轉世投生,再續前緣」,原是家人的善良願望。 我們都傾向這樣相信。貪戀歡愉,憎惡別離,痴心難割捨。 今世痴纒仍不夠,《長恨歌》說唐明皇(玄宗)与楊貴妃,七月七日私下約定:「在天願為比翼鳥,在地願為連理枝」,代表俗世人的普遍願望。 後來遭遇大劫,死後有知,可會仍痴心執著?即使愛念不改,但是在輪迥機制中,能否「定向轉生」?恐怕仍是渺茫之極。 除非是高僧,或大修行人,才能夠在去世之前,預言自己的投生方向。並囑咐同修:「某年月日,於某地某家降生,你們來接我吧。」 歷來西藏密宗,揀選繼任喇嘛,皆沿用此法。過程嚴格,無奈,仍有機會被欺詐。 舊社會常出現:道士/和尚/尼姑/道姑等在門外,与小朋友譗訕。隨口道:「這孩子与我有緣,是前生的徒弟。今世投胎在你家,今日相認,且隨我回山學法去。」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