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587《從「道」入「佛」,慈悲濟世》

任何正常人,根本寫不出《蜀山劍俠傳》。
正常人,只會寫正常事。啊欠。
歷來的大作家,俱是建制之外的畸零人。因為「不正常」而失意痛苦,又無處發洩,於是寫出驚世駭俗的作品。
像蒲松齡,總是考不上國家公務員試,遂有《聊齋誌異》。
曹雪芹遭抄家大劫,才有《紅樓夢》。
金庸的父母在國內遇政治運動,隻身南下香港;一支筆千迴百轉,終於引出《倚天屠龍記》。
還珠樓主?生於清光緒廿八年(一九0二年),在那個改朝換代,青黃不接的時期,只受過四年私塾教育。
卻勝在聰明絕頂,記憶力強,博覽群書,且生活經驗豐富。影響最深,是少年時隨私塾老師,「三上峨眉,四登青城」,接受非一般的成長教育。
深山中的和尚道士,多奇人異士。他的老師也是修行人,將少年還珠帶在身邊,耳濡目染,記下滿腦子古靈精怪,離經叛道的故事,甚至有可能親眼目睹。
後來還珠長大成人,往上海,天津等地謀生。第一次寫長篇連載小說,就將這些故事傾盆而出,正是大受歡迎的《蜀山》。
小說寫於抗戰時期,內容總是正邪不两立,俠客鋤強扶弱,除惡務盡等等。
但逐漸,作品的路線轉向,受作者的思想帶動,逐漸由「道」入「佛」,從暴力誅殺,柔化為慈悲感化。
書中起碼有三對主角,互相對照,描寫這種「道高一尺,佛高一丈」的提升。
像先前所說,峨嵋第二代女弟子沈琇,從早期「道家式」的捉妖殺妖滅妖,剛烈威猛太過。
到後來省悟,改修佛法,升級為「屠龍師太」。以慈悲為懷濟世,專收殘障女弟子「眇姑」「癩姑」等。
除了沈琇,尚有謝瓔,謝靈姊妹,分修「道」「佛」,後來高下立見。這個轉化,亦反映出作者中年後,潛心修佛的意向,從此深入影響作品。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