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39《你中有我,不忍不愛》

不論是英女皇,生子有如安德魯。
或「陶朱公」范蠡,長子孤寒,二子殺人,三子嬌養。
以至「武當五俠」之首,宋遠橋有子如宋青書(《倚天屠龍記》)。
去到最盡,始終是切肉不離皮,血脈相連,親情不能不顧。做父母的,最愛始終是子女。
即使厲害如金庸,有本事看穿世姪「反骨」,傷父傷叔伯傷師公。但是應怎處置?小說的新舊版反覆修改,終無定論。
尤其是一個父親,縱使明知子女做錯,犯天下人之大不諱;最後山窮水盡,仍是要「回收」。
像刑場上,要替他收屍。
或手術失敗,仍要替他殮葬,兼找醫院尾數。
亦有敗家子自殺後,父親替他償還舊債,逐條欠數,代為繳清。
為甚麼?因為我們都知道,子女有父母基因,是自己的延續。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不能否認或扺賴。
「遺傳」是很可怕的一回事。有嚴父對兒子不滿,恨鐵不成鋼。但是每次面對,簡直是重睹「少年的我」,父子酷似如餅印,見他如見自己當年,不輪到你不心軟。
亦有子女得隔代遺傳,樣貌神態,似自己的父母。或子女似亡妻;或子女似亡夫等等,俱是追魂奪命,試問你怎忍心苛責?
牽動我們的,還有生活上的細節。像有朋友的父親貪玩,兒子又貪玩。他夾在中間,每次責備兒子,就好像挑機駡阿爸,哭笑不得,心中竟還有絲暖意。
既然放不下,即使偶而鬧翻,仍禁不住牽掛:天下雨,怕他沒帶傘。像最近翻風轉冷,又怕他捱餓捱凍,露宿天橋底。
因為仍有「愛」,於心不忍。要是不愛,皆是路人甲乙丙,不痛不癢,与我何干?身為父母,始終有這個難處。
難怪常有人說,子女今生來討債/還債。不論是寃,或緣,依然要悲歡離合走一場。期望有朝孽滿,債償,才終於可以離開。
可是有許多痴心父母,反而期盼,這一天,永遠不會來到。寧願親密一家人,生生世世糾纏下去。紫微斗數稱為「陀羅」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