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281《「驅」之不盡,「魔」從何來?》

如果,有人以為「鬼上身」是假裝,或整古,或精神病,你一定未見過真的。
來到現場,嚇死人。整個環境的磁場,忽然逆轉,根本沒可能扮嘢,要扮也扮不來。
不論東西方,對「上身」俱有嚴格的定義,及測試方法。
最常見的有三種。第一是語言,苦主會說出從未學習,從沒關連的奇怪話,顛倒錯亂,甚至多種夾雜。
二是以「勝利者」姿態,顯示身份。三是自殘,終極目標是自殺。
至於作祟的時間長短,很視乎苦主本人的意志,邪靈的強弱,以及驅魔者的道行。正如先前提及,「驅魔原是一場三方大戰」(十月二十二日)。
現代最強的驅魔人,公認是梵蒂岡的基比奧艾莫夫神父(一九二五至二0一六年),由教宗委派,獲教會正式承認。
並有系統地紀錄,結集成两本著作《an exorcist tells his story》(驅魔人說的故事)。及《an exorcist:more stories》(驅魔人的更多故事)。
神父曾進行十萬次驅魔儀式。許多朋友的第一反應:「怎會這麽多!?」
請注意是「次」,而不是苦主的數目。很多時侯,神父對住其中一位,驅魔十多廿次,無功而返,也是常有的事。
整個過程,其實非常疲倦。看現場記錄片,主要是神父与邪靈的冗長駡戰:鬥大聲,鬥氣勢,鬥胆色等等。
論娛樂性,遠遜港產片。你會恨不得請林正英(已故)師父及衆弟子出來,放飛劍打跟斗排七星陣。
可惜冇,起碼不會發生在意大利的羅馬。大家惟有講道理,講教義,希望邪不壓正,邪靈會終於離開苦主。
搞到十萬次,連神父也無奈承認,道淺魔高。而且人心確有敗壞的傾向:冷漠,傲慢,急躁,不再求好,靠攏暗黑的力量。
凡是「上身」,事必有因,邪靈不會無端端侵佔人身。
一定要重提經典《驅魔人》(一九七三年)。香港公映時,剪掉一場很重要的文戲,母女在家中的地庫對話。
女兒不經意提起,有次獨自玩「西洋碟仙」(ouija),誠邀路過的靈體加入,正是「惹禍上身」,造成後來災難的開端。
真實情況亦類似。電影原本的苦主,是十歲男童,在家裏玩通靈板,以為可以聯絡已故的祖母,不料惹出大禍。
由於《驅魔人》是電影,要顧及觀眾的感受,片末靠神父犧牲,得個圓滿的結局。可是在現實裏,經多次驅魔,事件仍「未解決」。後來事發大屋神秘起火,男童与家人搬走;要是他仍活著,今年應快六十歲了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