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577《不會有「無縫故」的襲擊》

上星期六傍晚時份,新聞報道「以巴嚴重衝突」,以色列宣佈「進入戰爭狀態」。
非比尋常。多年來,以巴的零星衝突,長期發生,大家早已習慣了,怎會是新聞?
可是今次,明顯情節嚴重:有報道說巴方發射二千多枚火箭炮!以方死傷惨重,並有多名士兵被俘擄。
早期訊息混亂。急欲瞭解:「為甚麼在這一天發動?」
不遲,不早,偏要揀當地時間:10月6日,黎明6点半,分海陸空三路夾擊。
香港的新聞沒答案。平時最愛湊熱鬧的網紅,鴉雀無聲。看美國各主要媒體,駐當地記者,一律是「擘大口,得個窿」。
快速瀏覽阿拉伯新聞台。看巴勒斯坦方面報道,發射火箭炮的數目,愈傳愈多:五千,七千!軍民慶高采烈,罕見地情緒高漲;可知今次突襲,一定嚐到甜頭。
仍未找出答案。搜尋到 BBC,穿低胸裝的超肥女主播慌失失,一臉迷惘。
他們終於聯絡到一位「老鬼」記者。真的很老了,鬚髮皆白,資深睿智,卻說出重点:「施襲當天,正是中東《贖罪日戰爭》(Yom Kippur War)50 週年紀念日。」
50年前?上網搜尋,果然:1973年10月6日,正是埃及与敍利亞,聯同其他中東國家,一起圍攻以色列。
兵分两路:西奈半島,与弋蘭高地。又要問点解?原來為報復 6年前,「6 日戰爭」(1967年)的失敗。
史稱「贖罪日戰爭」/「10月戰爭」/「第四次以阿戰爭」等。戰事維持两星期5日,以停火協議結束。
關鍵是沒有人記得,完全缺乏危機感。只有戰爭的失敗者,銘志不忘。若要追問結怨的因由?寃寃相報,可追溯返幾千年前。凡事有因,沒有「無緣故」的襲擊發生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