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03《「飲食」与「靈氣」》

最近寫《秋天的味道》(10月23日),推舉「炒栗子」排名第一;並上載灣仔街頭寫真,現炒現賣,圖片組人氣最盛。
上星期,輪到介紹「京城十小碟」,十款前菜而已,無甚稀奇之物;但勝在夠熱鬧,彩色繽紛,大家看著高興,慷慨点讚,多謝了。
其實再之前,初秋時份,曾有「江南五小碟」:「蔥烤蠶豆」,「鎮江餚肉」,「醉鴿」,「油爆蝦」,「熱鴨舌」,貪得意,即興組成推出,竟頗受歡迎。
再再之前,社運及疫症期間,為對抗低氣壓,点菜時搞事:「五大肉餅,缺一不可。」
為兔太串,接受聰明朋友的勸喻,收歛為「四大肉餅」;後修訂為「六大肉餅」。有次貪高興,乾脆預蒸「八大肉餅」,賓主盡歡,全場譁然。
以上食品,即場吃不下的,全部帶回家,絕不浪費。隔夜餸,更好味,冇折墮,尤其是各款肉餅最耐放。
除了好吃,並提供話題:「京城十小碟」你最愛吃啥?為「江南五小碟」排名,又可以吵個面紅耳熱。
最奇是「八大肉餅」,從各款的消失速度,顯示其人氣程度。
至於「咸魚肉餅」勁?或「吊片肉餅」渾然天成?以至「咸蛋」應碎上,与肉餅溶合?或蛋黃如「月見」放中間,又是永恒爭議的話題。
說起「飲食」,特別高興。咦,這專欄不是《靈氣逼人》嗎?如此貪吃,何「靈」之有?
許多人仍相信:飲食愈清淡,靈氣愈高強。像食素,似是特別有仙氣。
真的嗎?觸碰到這個古老的題目,不得不推蔫經典電影《Barbette’s feast》(芭比的盛宴, 1987年)。
中國則有《濟公和尚》的民間傳說:靈修,与飲食未必有關,待續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