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728《飛龍在天:草書》

少年時,隨中文老師何添(已故),課餘學寫字。
時間緊逼,功課沉重,何 sir 惟有抓大放小,傳授中國書法的四大主流:「行」「草」「隸」「篆」。
學生往後的發展,各憑資質造化。其實以上四種,正是中國文字的發展史;論理,應該順時序學習。
看國內學者王立群,講「秦始皇」滅六國,統一文字,元祖應是「大小篆書」:工整端正,法度嚴謹,可惜使用上不方便。
適逢大將蒙恬,發明毛筆,更簡易的「隸書」流行起來,至漢時更普及。
筆者臨摹的「曹全碑」,正是漢帖。當時何 sir 還有教寫「篆書」,古樸厚重,快速略過,志在帶學生一窺堂奧。
學到「草書」,精采了,全組人唔知寫乜?看何 sir 臨摹,也有「滴汗」之感。
因為實在太難。中國書法去到這階段,已抽離「認字」的實用階段,而是提升至「線條藝術」,達抽象意境。
歷史上有两位「草聖」:一是東漢張芝,據說草書由他創,可惜沒有作品流傳。
二是大名鼎鼎的張旭(675-750年)。盛唐人,杜甫有首《飲中八仙歌》,玩味甚重,記下當代的好酒名人,包括賀知章,李白(「天子呼來不上船」)等。
寫他有三句:「張旭三杯草聖傳,脫帽露頂王公前,揮毫落紙如雲煙。」
後世看的多是摹本。欣賞的不只是「字」,而是「行氣」,「佈局」,還有澎湃洶湧的生命力,表達自由奔放的精神,結合成飛揚的美感。
如雲,如煙,如飛龍。變化無窮,神鬼莫測。別說學寫,只是欣賞,已傾心醉倒。難怪當時的唐文宗,將「張旭草書」,「李白詩」,与「斐旻舞劍」,評為「三絕」。
王羲之也有寫草書(《獨坐帖》),但不及張旭精采。當代並列的還有「懷素」和尚;近代名家只有于右任。
筆者學不來,但奇在幾十年後,仍認得張旭的字。書法到這境界,已屬「神」級。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