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731《皇帝要的東西,拿來 !》

「書聖」王羲之(303-361年)死後二百多年。
中國史上最強大的統治者,「唐太宗」李世民(598 – 649年)出現。
當時的長安人,稱「皇帝」為「聖人」。這「聖人」偏愛上「書聖」,尤其是喜歡《蘭亭集序》,千方百計求真跡。
後來,得悉大臣虞世南,書法師父是「辯才」和尚,師承王義之的七世孫「智永」;又得世南證實,《蘭亭》真跡秘藏於浙江永欣寺,急不及待下旨索取。
這個「辯才」,也不是省油的燈,与來使扭盡六壬,堅決否認有藏寶。
當時的太宗皇帝,年富力強,如日中天,但也奈何不了。軟求?不成。使硬?又投鼠忌器,怕和尚挾寶潛逃,山高皇帝遠,往那裏找他去?
論理,「放料者」是「辯才」的好徒弟虞世南,應該派他回去找師父,一力承擔「奪寶」的責任。
太宗卻洞悉,這種「由下而上」的索取方式,注定失敗;於是改派以智謀見稱,外表儒雅的「御史」蕭翼,專程走一趟浙江永欣寺,跟「辯才」來一次鬥智對決。
事件記載於《新唐書》,屬史實,非杜撰。蕭翼此行,訛稱經商失敗,投宿永欣寺,与「辯才」結交;然後以「臨摹」為名,借得《蘭亭集序》真跡,連夜一走了之。
這還不是「偷呃拐騙」四壞俱齊?皇帝這樣做太樣衰,於是有人天才發明,用一個「賺」字,形容今次的奪寶行動。
香港大導演李翰祥,將這宗「蕭翼賺蘭亭」,拍成電影,收錄在《風月奇譚》(1972年)中。由岳華演蕭翼,井淼演辯才,氣質取勝。
《蘭亭集序》從此收入皇帝家,我們後世看的全是「唐人摹本」。太宗死後,真跡傳到高宗及武則天,一起陪葬於「乾陵」;千年之後,下落仍是成謎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