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396《第二類型接觸》

繼續「靈異體質」。第一類型最強:親眼所見,親耳所聞,可与靈界直接溝通。 第二類型稍次,純粹講「感覺」,最常使用,潮流興說「feel 到」。 稍嫌空泛,任你嗡。中國人有句「眼見為實」;西諺亦有云「seeing is believing」(看見才信);還有一種「目擊證人」;見過畢竟較實在。 但是亦不可以小覷「感覺」。屬眼/耳/鼻/舌/身/意「六識」之一。像先父四歲失明,儘管眼不能見,卻是筆者所認識的人當中,靈力最強的一位。 包括預知能力,以及對靈界的接觸。正是全部靠「感覺」,敏感程度令人不安。 即使是筆者,資質遠遠不如先父。可是那一年,陪他往跑馬地黃泥涌道睇樓,經過厨房時,無端端毛骨悚然,亦純粹憑「感覺」(3月3日《空間留下的記憶》)。 [...]

Read More

6395《第一類型接觸》

有關「靈異體質」,很多人渴望擁有;更多人表示強烈反感。 正是筆者先前所說,真正「有料」之人,寧願保持謙卑,低調 ,与緘默。 因為人性裏頭,一方面對靈異感好奇;另一方面,對不認知的事物,必定帶恐懼,抗拒,排斥,甚至可以極端至毀滅。 亦有妒忌与不忿:憑甚麼上天單獨益你,給你看見?卻不益我,偏我看不到? 更嚴重的,是你挑戰我一直以來,所認知及熟悉的生活範圍。 我們自小受教育,對外接觸,離不開眼/耳/鼻/舌/身/意。忽然之間,你說有靈異「超然物外」,等於動摇我的安全世界。 於是敵意反撲。最常見:「你眼花!」「你嗑藥!」「你飲醉酒!」「你講大話!」之類。一定要你認錯及否定自己。 [...]

Read More

6394《細思極恐:「俾天收」》

電影《毒舌大狀》有一句:「俾人打,好過俾天收。」 未見識過,不知厲害。 年輕時,個個不信。包括王熙鳳(「你知道我,從來不信那陰司報應」等等 )。誰不是呢? 中年時,半信半疑。老年後,有足夠的時間瞻前顧後,不輪到你不驚心。 点會「俾天收」?因為這個人,太本事了,好處佔盡,不肯吃一点虧。機關算盡,其他人拿他沒辧法,惟有讓上天出手。 不是迷信。並非躺平。亦不是道德審判。很可能,純粹是「因果」的自然運作。 像有人喜歡詐騙。一次得手,两次得手,三次之後,太容易了,生驕矜傲慢心,或向高難度挑戰,終於落網。 [...]

Read More

6393《你可有「靈異體質」?》

看網紅,許多人爭出位,打到頭崩額裂,只為想表現,天生具「靈異體質」。 明嘅。我們的日常生活太平凡,太沉悶;為了想突出自己,多希望遇到鬼神,或者當自己是神,天生特異功能。 不只是香港。古今中外,不乏宗教領袖,以接觸上天為號召,自封教主。 從清朝「太平天國」;到南韓的A貨西洋教;以至美國的科學教派等;統統有巿場。只要你肯站出來,就有人肯信奉追隨。 胆量何來?通常自稱受聖靈感召。 層次分三種。第一是直接溝通。親眼所見,親耳所聞,正牌「靈氣逼人」。 [...]

Read More

6392《靈異在「人」,不在「屋」》

我們常聽說「凶宅」,或者將個人的壞運氣,歸咎於風水等問題。 但可有想過:「凶」的不是那間屋,而是那個人。 要是靈異在「屋」,住那個衰那個,人人倒霉,非死即傷。總之此地不宜久留,離去即平安大吉,才是遇上名副其實的「凶宅」。 要是靈異在「人」,則不論他住在那?留在那?總易招惹陰靈。只要他搬出,家宅自然平安興旺,原來是他天生靈異體質。 两者很容易混淆。通常,我們傾向將問題射歪:衰的是屋,不是人。 試問誰甘心承認,問題出在「我」身上?一定是社會的錯,政府的錯,時代的錯,永遠是別人的錯。 當然可能是「凶宅」的錯。因為入住衰屋,遇壞風水,累我行衰運,於是發生種種倒霉事。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