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841《專注一事,專愛一人》

在變化急速的現代社會,「專注」似不再受人重視。 可惜。難怪愈來愈多人,終身一事無成。 婚姻亦一樣,今日嫁專業人士;明日嫁金融才俊;後日時興高科技人才;連忙急急嫁過去,忙個不了。 正如張愛玲的《連環套》。清末民初,政權移交,時局混亂。香港小女人霓喜,一生的命運就是「跟」不同的男人:英國佬,南亞人士,老伯伯等。 百忙中,還要生兒育女,努力體面生存。到最後,仍有「自視甚高,待價而沽」的打算。 無奈,追求者看上的,是她婷婷玉立的女兒。時光飛逝,霓喜不知不覺間,已六十多歲。 這正是「多嫁派」婚姻的難處。理論上,女人有可能愈嫁愈富貴,可惜美好的時光短暫,何堪幾番折弄? [...]

Read More

5840《「坐這山,望那山」的婚姻》

朋友東東,是好好先生。性情和順,已婚,有二女。 夫妻俱是專業人士,有樓有車,原本可以是幸福家庭。 但是有位非常外母。做人處世与別不同,隨身金句:「坐這山,望那山。」 即是永遠向「更高層次」進發。 如果是打工,一定要跳槽,跳跳跳,升升升,不惜一切向上爬。 如果是住屋,一定要港島。太古城是起跑點,跟著上半山,羅便臣道,白加道……上上上,不容向下。 可見心胸志氣,比得上《紅樓夢》的薛寶釵:「好風憑借力,送我上青雲。」 [...]

Read More

5839《欠錢不還,欠情不還》

通常欠錢不還的人,感情生活一定混亂。 看命理,一目瞭然:紫微斗數命盤上,「財帛」對面是「福德」。互為消長,亦互為補缺。 所謂「福德」,即是情緒。牽涉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問題:究竟甚麼令你快樂? 當我們憂柴憂米,出數多,入數少,當然很難會快樂。 但是倒轉來看,要是一個人以「快樂」優先,即是為滿足自己,而可以妄顧現實的話,於是不惜豪花,不惜破敗,也要「開心咗先算」。 既然如此,他/她的財政狀況,怎會健全? 這解釋了,為甚麼有些人戀愛時,會瘋狂購物。失戀時,更加無節制消費。因為花錢產生「快樂」的感覺。 [...]

Read More

5838《追還書,追還錢》

朋友媽替兒子執書包,有两三部人氣課外讀本。 她一翻看,扉頁上,竟寫滿「還書」,「記得還」,「不還累全家」等粗黑字樣,力透紙背。 嚇得阿媽,急忙問寶貝仔。答道:「有惡人同學要借,不借給他,怕受欺負,惟有在書上寫字,提醒他要還!」 吓!咁乞人憎,豈不是常聽聞的「校園欺凌」? 但是兒子懂得談條件。這一外借,換來惡人同學的全學期保護,不怕受其他人騷擾。 可見在小朋友的世界,各有各的生存本事,像叢林一樣。 更重要,是教懂他們正確的「價值觀」,与「是非標準」。有借有還,信守承諾,才能夠長久生存。 [...]

Read More

5836《對不起,遲來的告白》

縱使你是「全級考第一名」。 後來移民去,奪「全美國第一名」。甚至,若干年後,功力大進,考到「全世界第一名」。 要是處事手法不改,以為可以憑掠奪,偷盜,鬼祟掉包等,達至個人目的,再來一招飽食遠颺。 將來爬得愈高,只會跌得愈重,終至死得愈慘。 我們看書本/電影/電視,常有這樣的橋段:買不起,卻貪心。於是幹那「沒本錢的買賣」。 像《阿飛正傳》的張國榮,流落菲律賓,向黑幫買假護照。他用舊報紙扮鈔票,交易時被戳穿,並連累劉德華,二人樣衰逃亡。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