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75《夜半的「疑似」敲門聲》

三木和尚繼承「蓮久寺」後不久,父親患癌,他要經常返京都巿區探望。 有一晚,他在醫院躭擱了,又不想夜半駕長途車,以為暫且住一晚酒店;適逢旅遊旺季,出盡辦法,才找到一間商務旅館。 接待處的職員,還想推:「你真的要住?我們有間空房,但來不及收拾;要是你不介意,或許可以睡一晚。」 和尚實在太累了,不及細想,有房就要。晚上十時許入住,在房內的浴室,舒舒服服,浸洗了個熱水澡,倒頭大睡。 不久,竟被敲門聲吵醒。正所謂「佛都有火」,他強忍怒氣,隔著房門問:「找誰?」沒答應,打開門看,走廊靜悄悄,一個人也沒有,他以為是「幻聽」。 再睡,再敲門;他再起身,再開門看,仍是沒人。究竟是誰在惡作劇? 就這樣重覆了幾次,他忽然發覺:敲門聲似來自浴室。但跑進去,全無動靜;剛才曾經在浴缸浸浴,亦無異樣, [...]

Read More

6674《冷雨夜,借傘之恩》

殘冬晚上,忽然轉冷,還要灑幾陣雨,街上行人慌忙走避。 惨在日間,天氣稍為回暖,大家以為「春天來了」,紛紛扔下外套頸巾,預備過一個輕鬆的週末夜。 不料下起冷雨,夾寒風吹; 當雨点落在頭皮上,凍到入心,点算?這時候,經過灣仔的「bowtie」(保泰)咖啡店, 記得他們有「借傘」的服務,平時路過,不以為意,看門前的遮架仍滿載,隨手抽出一把,打開來,傘面即「的答的答」亂响,可見雨勢頗大。 慶幸一切,經已与本人無關。原來「有傘遮頭」的感覺這麽好:温暖,可靠,乾爽,感激。 雖是短短一程,從興建中的「pp 6」(太古廣場 6 期),走往對面的「pp 3」(3 期),來回往返,完成,還傘。 [...]

Read More

6673《一生一次的許願》

人生有許多不足,於是生出欲望:如果願望成真就好了。 有的靠自身努力。有的靠陰謀詭計。有的求諸神佛。當中,各有玄妙因果。 像日本的三木大雲和尚,由於出生排第二,不能繼承家傳的寺廟;完成學業後,四處雲遊修行,尋找可以安身立命之處。 有一年,他走到關西的偏遠鄉下,寄住在一間荒涼的寺廟,負責打掃,並供奉一尊「御大木」(木化石)的雕像,恭敬至誠。 歲末,村長過來打招呼:「明天村民到來開大會,你不用参加,保持沉默即可。」 翌日,果然有批長老到來,神色凝重。會後,村長對三木說:「我們決定告訴你,明天是一年一度的《緣日》,早上起來,大家不准說話交談。」 「頭一件事,是打開水龍頭漱口,然後到來向《御大木》参拜,雙手合什,唸三遍《法華經》,誠心許願,自能實現。」 [...]

Read More

6672《你想拍電影?跳》

新一代年輕人,不知可會想拍電影? 上世紀七十年代,曾經時興「實驗電影」(「8米厘」),吸引各路英雄,滙聚成「新浪潮」,投入電視及電影行業。 標青的有章國明,得獎作《異世之所》(1973年)。電影有《邊緣人》(82);電視有《廉政行動》系列(96至14)等。 沉底的更多。像朋友小鄭,唸中學時,正是實驗電影的發燒友,一來自以為「有型」;二來炫富;三來被同學崇拜。 亦因此,經常名正言順往外跑。拍電影要找外景,上山下鄉,終於找到灣仔堅尼地道,一間荒廢的獨立大宅。 據說,現場陰森恐怖。少年人胆大,百無禁忌,但也不敢夜間拍攝;有一趟為「補戲」,逼不得已,近黃昏時拉隊前往。 原預備快去快回。不料負責打燈的同學,臨時鬧肚子,連忙急召同學小陳幫忙。 [...]

Read More

6671《你可以收留我嗎?》

如果我是一隻貓,一隻狗,當然沒問題。 如果我是一隻「鬼仔」,聽說泰國那邊,也有人肯收留。 須知在我們生存的空間,除了「人」之外,尚有其他類型的衆生。 佛家所謂「六道」。對上,有真/善/美的「天人」;以及具破壞力的「阿修羅」。 「人」夾在中間。對下是「三惡道」:「畜牲」(貓/狗/牛/羊/馬/鳥/虫/魚等)。 「地獄」最悲慘,亡者生前造下極大罪孽,受苦受難,求出無期(詳閱《地藏經》)。 還有「餓鬼」。身高不滿一呎(約零点三米),喉管幼長,吃下任何食物,俱會化成火燄,不能裹腹,長期捱餓。 只能吃楊桃,西瓜等多水份的果物。完全符合《家有一呎小人兒》的描述。三木和尚相信那是「餓鬼」。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