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70《家有一呎小人兒》

如果有人告訴你:「家裏養有一個約一呎(約33厘米)高的小人兒。」 你信嗎?會上門一看嗎?故事從這裏開始。 來自京都蓮久寺的三木和尚。很多人慕名找他,提出各種古靈精怪的訴求;但是和尚太忙了,建議大家寫信。 其中一位中年男子,曾經懇切來訪。和尚又是告訴他「寫信」,跟著趕忙別的去。 不久,和尚真的收到來信,內附香油錢。男子說起他的奇遇:有天晚上,獨自在居酒屋喝悶酒,聽到隣座大叔,向朋友吹噓:「家裏養有一呎高的小人兒……。」 朋友當然不信:「你胡說,喝醉了!」先行離去。男子上前撘訕:「我信你,我想看一眼啊!」 那大叔很高興,隨手拿起報紙,寫下地址:「明晚來啊,不過他午夜後才出現。」 [...]

Read More

6669《以「高科技」之名》

剛寫完「屯門九旬老婦」受電/網騙自殺(1月23日《當我追不上「高科技」》)。 本報載:19歲「港漂」學生,又受電/網騙失 200 萬,跳樓輕生。 令人憤怒。通常受害人被搶,被盜,或被騙,大可以報警,上電視,或透過傳媒,向群眾公開呼籲。 但為甚麼反過來,竟然自責?從19歲到 90 歲,俱有強烈的「恥感」(羞恥的感覺),甚至自殺? 原因有二。第一是對方以「高科技」包裝:你不懂,是你落後/低能/追不上時代,咁都唔識,醜死人! 二是要逼你「快」。這類騙局,通常是上網連電話一起使用:集團先透過通訊網絡,鎖定目標,然後電郵放毒。 [...]

Read More

6668《春天未至,秋收冬藏》

除非,香港有全民暖氣供應。 又除非,香港有龐大的戶內商場,或室內活動場所。 否則,當氣温跌至攝氏十度以下,除非為工作,仍是暫時躲在家裏好。 老套說一句:「秋收冬葳」,順應大自然的變化,冬天適宜收歛。這句話能夠成為「老套」,皆因多次準確應驗。 雖未至於「冬眠」,但不妨多休息,多留在家,不宜急於与天氣對著幹。 像有些朋友,仍堅持游冬泳,跑馬拉松,獨自行山/攀石等,從事「重口味」活動,為誰辛苦為誰忙? 雖說冬天不走動,又怕血氣不行,肌肉萎縮,飲食積滯,血液循環不佳等等。但是當天氣太冷(香港標準),我們在戶外易受寒,為此染病就手尾長。 [...]

Read More

6667《寒冬在家暖洋洋》

一年前,朋友舉家移民英國去;到埗後,還在明亮的新居前拍照,精神爽俐。 一年後,朋友返香港,相約見面。等候期間,忽然收到他太太的短訊:朋友在路上跌了一跤,慢慢走,會遲到。 不要緊,繼續等。再收短訊:朋友走不動了,坐在路邊,待支援。 趕緊出門去,隨手帶了把大傘,預備給朋友當手杖用。會合後,与他太太合力,扶朋友一起返回公司。 一年沒見,朋友的精神尚可,有說有笑,但何以體力衰退至此? 他笑:「在英國住久了,貪舒服,長時間坐在家裏,沒運動,弄至肌肉鬆弛。」 [...]

Read More

6666《當我追不上「高科技」》

問題是:當我追不上「高科技」,是否等於我低能/低智/遲鈍/頑固/落後?甚至扺我受騙?阻礙人類進步,不如去死? 諸如此類。而事實上,真的有許多壞人,以「高科技」之名,做盡壞事。 比一般犯罪更可怕的,是他們以「高科技」行惡;傷害完你之後,還要令你內疚,自責,慚愧,羞恥。 連向人申訴也不敢,報警也不敢。千錯萬錯,只因為我學不懂「高科技」,愧對列祖列宗,愧對社會,不配做人。 甚至自我了斷。已發生了:最近屯門九旬老婦,被電騙一生積蓄,服藥自殺不治。 豈有此理!通常我們受騙,好應該抓騙徒;但透過「高科技」包裝,反而令人覺得「錯的是我」,這是一種微妙的心理轉變。 屯門阿婆不是唯一的受害者,未揭露的只會更多。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