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947《穿越時空的那一刻》

先前說的「deja vu」(見過/既是感),以現今的科技水平,仍是一片神秘的領域。 起碼「六無」:無定向,無常態,無規則,無意識,無時序,無軌跡等。 有人認為是「預感」。有人認為是「注定」。亦有研究心理學的朋友認為,是「自我心理完成」。 即是先自定目標,然後逐步朝那方向發展,最後完成。等於是自編自導自演。 由於我們所知有限,不排除這可能。主觀意識上成立。像讀者艾力夢見「遠足南丫島」,後來為自我完成,真的可以往南丫島跑一趟。 但是客觀環境的設定呢?像後來遇見两爺孫,一起同行;孫兒臨返家門前跌一交等事態,誰能安排發生?非個人的主觀意願,所能夠左右。 又有讀者 [...]

Read More

5946《遷徙留下的男人》

分別不在於男/女,而是在於各人的性格。可以說,這方面相當平等。 前設:大遷徙發生了。包括搬屋,搬厰,搬寫字樓;以至留學,旅行,走難,以至終極的移民。 途中,必然有遺漏。可能忙中有錯,亦可能是乘機甩掉,更可能是自然淘汰。 (詳閱《大遷徙,留下了我》九月八日。) 上次提到的例子,除了有靈性的寵物之外,主要是女性。包括歷史上有名的楊貴妃(「安史之亂」),与珍妃(「庚子之亂」)等。 現代則有居於屋苑,以騷擾保安為樂的業主「二十九姨」(射歪)。還有部份女性露宿者。 資深讀者ML 君:「好似女人特別容易犯呢個毛病。男人如果家人送樓,兼唔理佢,應該會開心到夜夜笙歌。」 [...]

Read More

5945《淪落之後,惟「人」能救》

說的是「淪落」。不是指普通的退休/停業/轉型/破產等。 通常具備以下特徵:一是錢財耗散。二是爛身爛世。三是精神出問題。 四是無家可歸,居無定所。五是六親無靠。六是長期病患。 從此無止境地,向下沉淪。有救嗎?通常年紀愈大,機會愈微。 同樣是申請破產,三十歲發生,四年後又是一條好漢/婆。六十歲後,即使你有本事,外圍亦不易給你機會。 有錢,又總好過無錢。卻不是保證。有朋友中年後繼承鉅額財富,為爭取「百分之百的自由」,離婚,獨居,趕走子女,斷絕親友。 從此「百分之百放任」:吸毒,酗酒,縱慾,追求純感官享受。 [...]

Read More

5944《大到不能「講」》

去到参予「權力遊戲」的層面,不論古今中外,一樣冇情講。 像法國,今日雖說是文明先進,民主自由的國家。可是自一七八九年,法國大革命以來,期間為政治理想,死過多少人?流過多少血? 現今遊客必到,週邊名店林立的「和諧廣場」(place de concorde),曾經是長期的行刑場。 由於為革命/保皇/武鬥的死囚太多,為提高斬首的效率,及減少受刑者的痛苦,偉大的法國人發明「斷頭台」(Guillotine),將犯人秒速處決。 別以為是很遙遠的事。最後一次斬頭,是一九七七年九月(同年,香港海洋公園開幕)。四年後,法國才廢除死刑。 可見政制發展的路上,血流成河。沒有免費的午餐,亦沒有省油的燈。 [...]

Read More

5943《令你從來沒出現過》

我們常聽說,對待敵人,最高段數不是報復,而是完全當對方「透明」。 厲害?未算。更高手段,是要「令」對方透明。 即是將這個某某,從時間与空間抹走,点滴不留,像從來沒出現過。 犀利。應該是最嚴厲,最徹底的懲處。這個禍一定闖得極大,陽極生陰,反而去到另一極端:不公佈,不發表,大家諱莫如深,從此深藏在九幽之下。 過去的一切音容笑貌,統統消滅。你說現代是「資訊時代」?不,原來資訊一樣可 以扭曲/轉移/鏟除。 正如小狗史諾皮話齋:「一百年後,有甚麼分別?」 近代歷史上的著名例子,是《紅樓夢》的曹雪芹。他祖上被两度抄家,雍正一次,乾隆一次,連族譜也被銷毀。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