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513《食店中,公開議論家事》

最近的星期日,節氣「大暑」;新曆7月23,舊曆六月初六。天氣極端酷熱。 發生慈雲山「四姊妹傷人案」。事件非常不幸,集結了本欄近期的两項題材:「精神困擾」与「財富轉移」。 两件事,可以互為因果。案件有個特色:同是一家人,發生在自家中。 既然如此,四姊妹應好商量。亦可能,如果有「外人」在場,情況不會如此糟糕;中間若有「磨心」/「和事佬」/「三姑六婆」等,商談可能有轉寰的餘地。 因此省悟:一直以來,許多人選擇在公開場合,尤其是「食店」,公開議論家事。 竟然不怕洩漏,不避私隱。原來,跟黑社會在夜店講數一樣;預防「四姊妹」案般,萬一發生冲突,不論刀傷火燒,至多殃及外人,不至於損毀家園。 [...]

Read More

6512《保住大樹,枯枝任飄零》

說到「家族傳承」,至今仍無定論。 應該傳子不傳女?傳嫡不傳庶?或一律平分?還是強者得少,弱者得多才公平? 從中國康熙朝「九王奪嫡」;到最近 HBO 劇集《Game of Thrones》(權力遊戲);以至剛播完的《Succession》(傳媒繼承戰)等等,打到七國咁亂,血流成河,都只為爭個話事權。 有「權」,就可以分配資源,決定各人的貧富存亡,屬生死攸關的大事。 難怪打崩頭,都要爭。這是簡單算術題:10 塊錢,給你一個人?還是寧願分 10 份,每人只得一点点? 答案明顯不過。更何況,中國人常言道:「樹大有枯枝,族大有乞兒。」當家族裏出現幾個孬種,你幫或不幫?產業照分配,還是留給有才能之輩? [...]

Read More

6511《怎麼,錯了不可以重來?》

有女子三十歲前,父母贈樓一層,預作嫁妝,歡天喜地。 又有女子三十歲後,父母贈樓一層,預作獨身養老,不愁老來無依。 另有男子三十歲後,父母贈樓四層,一作自住,三作收租,以為可以食過世。 如果,人生永遠停留在這一刻,就好了。可惜人各有志,往後,情節各有發展。 皆非如父母所願: 女子得樓後,第一時間出售,得大筆現金,辭工往英國享受「玫瑰園」生活。 一年後回來。繼續工作,以為可以隨時上返車,這件事當然沒發生。轉眼五十歲,工作機會愈來愈少,租金愈來愈貴,每日咬牙切齒的駡政府,駡社會,駡「地產覇權」:点解樓價不跌! [...]

Read More

6510《有人愛無限制自由》

你喜歡有樓?穩定,安全,保障。 或喜歡沒樓?自由,多變,無拘束。 同是「詩聖」杜甫,流落時悲吟:「安得廣廈千萬間,得疪天下寒士盡歡顏。」 可是精神上,亦响往逍遙遊:「飄飄何所似?天地一沙鷗。」 或許,我們每一個人,都存在這種矛盾。一方面渴望安居;同時,又响往自由,沒有打理物業的負擔与牽絆。 無奈,生命有限,時間太短。當被逼選擇之時,有人寧願要自由,乾脆放任自己,不惜將生活降至極低水平。 像著名粵劇作家,南海十三郎(1910 - 1984年),晚年流離失所,或寄居寺廟。 [...]

Read More

6509《十年,為甚麼你仍在街頭?》

近期最受關注的文章,繼續是有關精神病,走勢持續堅挺(7月18日《精神病人的温馨提示》)。 但是反應不及一張圖:白髮蒼蒼,身形佝僂,肌膚焦黃的姐姐,睡倒在街頭的紙皮陣中。 當時已近黃昏,仍酷熱。看上去,非常疲累,為甚麼還不回家? 附近的街坊,對她並不陌生。十年前,筆者來到上環永吉街,落戶創業,已留意到她在街頭巷尾檢紙皮。 十年後,仍在。繼續沉默,繼續露宿,繼續檢紙皮。時間仿似為她停留:沒有更衰老,沒有其他變化,跟十年前沒大分別。 期間,曾經見過有人關注/慰問/送飯盒等。逢中秋及新年,給她利是,也高高興興的收下,但從不乞討。 照片上載社交媒體後,讀者熱烈討論。翌日,剛巧颱風「泰利」襲香港,這位姐姐仍在街頭,橫風橫雨,点算?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