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188《如果暗殺可以解決問題》

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剌後,表面上,官方交代一個完美的解釋;七月十二日舉殯,事件當是告一段落。 可是我們都知道,凡是政治家的「非自然死亡」,一定牽涉權力鬥爭。剌殺是極端手段,其後,必然引起極端變化。 事件最容易令人聯想起,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:一九一四年,奥匈帝國的皇儲費特南大公,在薩拉熱窩遇剌身亡。 當時的歐洲國家,分為两大陣營,針鋒相對。情況与現今相似,戰雲密布,隨時擦槍走火。 加上安倍生前,力主擴充軍備;又推動修憲,目標是日本重建軍隊。屬傳統右派的重量級人物。 對於政治暗殺,日本殊不陌生。約一百年前,即是十九世紀末,至二十世紀初,不只日本,歐亞各地,暗殺成風,而且普遍成功。 中國也有:一九0七年,「光復會」徐錫麟,剌殺安徽巡撫恩銘,目標死亡。 [...]

Read More

6187《暗殺成功,不祥之兆》

上星期六,才說起《收尾這幾年》(七月九日)。 之前一日,即發生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,遇剌身亡,終年六十七歲。 論命,非常悲慘,正是「過不到收尾這幾年」。 以其家世之顯赫,從政之輝煌,竟然落得「橫死街頭,不得善終」的下場,實在極不尋常。 事件發生在偏遠的選區,奈良県北的奈良巿。異於東京/大阪/京都等「大城」,這是一個很温柔保守城市,居民主要信奉佛教,人口只有三十多萬。 亦因此,傳媒通常忽略,保安亦會較鬆弛。從陰謀論角度,這是非常理想的暗殺地点。 對事件的反應,許多人會聯想起,安倍的外公岸信介,於六十二年前,同樣遇剌,但只是大腿受傷,性命得保。 [...]

Read More

6186《三種汽水,一種味道》

這是一個說「主觀意願,錯誤判斷」的故事。 我們常以為,自己公正公平。可惜不,原來對人對事,經常不自覺地,受主觀意願影響,而作出錯誤的判斷。 最經典,莫過於《安徒生童話:國王的新衣》。 筆者亦試過翻熱舊菜,因為過度沉溺在「好味」的記憶裹,竟然忽略了「加熱後已發臭」的現實。 最新這一趟,正值炎夏。天氣熱,啱飲汽水,大家不妨做一個「三種汽水」的試味實測。 事緣看網紅「老高与小茉」,有一回《可口可樂的神秘配方》。老高不經意說起:「揑著鼻子盲測,三種汽水(可樂/雪碧/芬達),都是一個味兒……。」 小茉半信半疑:「不會吧!」我們都覺得不可能,既然成本不高,不妨一試。 [...]

Read More

6185《收尾這幾年》

有傳媒小友,以「學習」為名,自設一個觀察題目:「看衆前輩,收尾這幾年。」 嘩,太剌激了。不知是攞景,還是增慶?他卻自稱懷謙卑之心,希望「學習老來過得好」。 對。雖然有点乞人憎,但無論如何,不管有沒有小友的存在,「收尾」的確很艱難。據他講,這些年來明查暗訪,可以說幾乎「無」。 《紅樓夢》也有這種嘆喟:「老來富貴真僥倖」。 留意這個「老」字。後生時呼風喚雨,覇氣逼人,有甚麼用?老來失勢,那種折墮法,正是警世教材。 還有「真僥倖」。老來「富貴」,不是讚你叻,而只是「僥倖」,明顯透酸味。 更何況,即使給你「富貴」,也不易捱。通常第一應酬多,不去不俾面,攰死。 [...]

Read More

6184《倪匡召喚《蜀山》重現》

倪匡走了,亦帶走香港一個自由奔放,狂野潑辣的時代。 在我們的成長期,誰不喜歡看倪匡?他的文字世界,勾掉讀者的三魂七魄:沉溺其中,不能自拔。 原來琴音可以殺人。鏢局託運的是人頭(《六指琴魔》)。 「超人」可以結成聯盟,樹与樹之間可以傳遞人(《超人協會》)。 黑衣女子武功高強,加上科技協助,可以填補執法的缺口(《女黑俠木蘭花》)。 還有古往今來,所有不能解釋的謎團:從埃及金字塔,到中國明朝的聚寳盆,全部与外星人有關(《衞斯理傳奇》)。 那個時代沒有網民,沒有「KPI」(關鍵績效指標),更沒有所謂「大數據」。好像甚麼都可以做,又甚麼都可以寫。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