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48《落花時節,又遇見你》

滿堂吉慶,遇見你。 富貴榮華,遇見你。 落花時節,又遇見你。 在所有描述「由盛轉衰」的文學作品中,長篇小說首推《紅樓夢》。短篇是《台北人》。 李後主詞,千古獨步:「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間。」 不過論温柔敦厚,情意綿綿,一定是杜甫詩《江南逢李龜年》。寫於安史之亂後,唐代宗大曆五年(公元七七0年)。 [...]

Read More

6047《總有安身立命處》

看新聞:今年因疫症,取消傳統的維園花巿,忽然很有夢幻感。 受訪巿民抱怨「繁華熱鬧不再」。是啊,仿似時空穿越。大家總是貪戀富貴榮華,喜聚不喜散。 於是想起盛唐之後,有毀滅性的「安史之亂」,長安重創。王仁裕著有《開元天寶遺事》,追憶盛世的逝水年華。 北宋定都汴京,也曾經繁華盛極:「舉目則青樓画閣,繡戶珠簾。雕車競駐於天街,寶馬爭馳於御路。」 不往上看,平望有美人驚艶:「金翠耀目,羅綺飄香。」 記於孟元老《東京夢華錄》。瞧,多美好的日子,仍是統統會成為過去。 人世間總有「無常」之苦。雖說浮生若夢,在一切變化之中,仍要找一個安身立命處。 [...]

Read More

6046《各自須尋各自門》

大難臨頭各自飛。原是人生常態。 不論是抄家,破敗,陰乾,或滅門;諸如此類,仍勉強留下來,死拖活拉,還有甚麼意思? 「執生」才是正理。我們求的是生路,不是死路。 香港的經典例子,是「亞視」執笠。沒有可歌可泣,只有柴米油鹽。說到底,工一份。 活下來,保住家人生計。走出來勿太樣衰,寵物有病仍可以看醫生,屬基本條件。 《倚天屠龍記》寫「明教」衰落,四大法王(紫白金青)尚且四散江湖。 「白眉鷹王」自行創業。「紫衫龍王」隱姓埋名,矯裝阿婆避禍。「金毛獅王」痴咗。「青翼蝠王」流離浪蕩。 [...]

Read More

6045《我令諸神笑呵呵》

歲末,中國民間習俗有「謝灶」。 具行賄成份。灶君老爺年尾返天庭,報告每家人的善惡是非。 為討好祂,拜託在天帝前,替我們隱惡揚善;通常大魚大肉拜祭,希望老爺「笑呵呵」上路。 西方人也有類似的說法。但不用煮大餐,亦不限於年尾,那是基於我們中國人的務農傳統。 他們可以隨時隨地,令諸神笑呵呵。方法只有一個:「計劃」。 這是西方文明的古老笑話:「怎樣做,才可以逗諸神笑?」 卑微的人類,於是開始訂下計劃。卻不知道,設想得愈認真,愈詳細,諸神笑得愈高興。 [...]

Read More

6044《未完的香港故事:謝賢与馮寶寶》

正如張愛玲《傾城之戀》的名句:「以為完了嗎?早著呢。」 還有,還有……。 遠在民國時代,人類三十歲是極限;六十歲已被列為「古蹟」。 可是最近港產片《殺出個黃昏》(二0二一年),獲多個本地及國際獎項。其中的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」,將「最佳男主角」的殊榮,頒給「四哥」謝賢。 今年八十五歲了,外間一直傳他「失智」。傳媒問反應,謝賢的答案淡定又得體,先多謝各方面相關人士。 然後特別品題:「最想多謝我拍檔馮寶寶,一拍佢就有火花,希望將來再有合作機會,祝大家身體健康。」 寶寶在馬來西亞。問反應,她稱謝賢為「四哥 Daddy」:「我心情又是為他歡喜,又是受寵若驚,又是感動……。」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