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933《累積痛苦,質問未來》

憑夢境「主動」探索未來,不知其他人可試過? 大數據並無提供,只有個別的成功例子。 橫豎沒成本,只是睡一覺。夢見有則有,夢見無則無。不犯任何法例,亦不涉欺詐訛騙。 唯一條件:必定要精神上長期痛苦。沒出路,沒解救,令你極度困擾,才可以臨睡前「質問未來」。 總好過屈到病。或精神失常。或自殺自毀。這幾年來,實在見得太多。無端白事,生活幸福美滿者,勿輕易嘗試。 像朋友年輕時困頓,情緒跌落谷底,得先前說的「陽光海灘夢」。當時不合他意,不過總算是一線曙光,求其是但照收,令他心情略好過。 不料,命運另有超乎想像的安排。往後,朋友的際遇好轉,抓緊機會拚搏,得高回報,生活方式亦逐漸不同。 [...]

Read More

5930《隔世滄桑再度逢》

二十年後,《廿二世紀殺人網絡》電影系列,推出第四集。 多款預告片,在社交媒體舖天蓋地,無處不在,引起全球熱話。筆者弱水三千,只飲一瓢:集中揭示其「輪迴」意識。 可以說,這是對西方宗教的重大挑戰。基督文明否定輪迴,人死後接受審判,上天堂或下地獄,沒有「轉世再生」這回事。 我們東方人,卻很自然地,一早接受輪迴概念。根深蒂固,從不懷疑。不只是中國,從印度,日本,韓國,以至東南亞等地,相信輪迴如呼吸。 這是中西方宗教觀,最重大的分別。影響我們的道德倫理,以及社會秩序等等。 但是自二次大戰後,東西方資訊大量交流。西方人對輪迴,逐漸開放討論,仍是半信半疑。 沒想到最厲害的冲擊,竟來自電影。《廿二世紀殺人網絡》系列,憑「高科技」与「中國功夫」的包裝,竟然將輪迴堂而煌之合理化。 [...]

Read More

5929《貓睡「狗」竇,狗睡「貓」竇》

所有好故事,都是從這裏開始。 當「貓睡貓竇,狗睡狗竇」;一切正常,一切合理,怎會有故事? 可是,當一隻貓,竟睡進狗竇。或一隻狗,赫然在貓竇中安眠。有違常理,耐人尋味,這才是好故事的第一步。 以上金句,來自英國間諜小說作家,尊勒格雷(John le Carre),去年剛逝世。 与另一位名家,寫《占士邦》的伊恩費明不同。俱是以冷戰為背景,「占士邦」較大衆化,老幼咸宜。 尊的間諜世界,卻是陰森冰涼,更接近現實。從來沒有「大破交叉黨」之類,可以憑單人匹馬,解決所有問題。 [...]

Read More

5928《那一天,忘記回家的路》

看一個人,多厲害,多囂張,多討厭,都不要緊。 除非在六十歲前死去,否則,我們都會老。 不只是容顏衰退,健康崩壞。即使你練成不損不破身,僥倖保存肉體;精神上,說不定那一天,會忽然失智失常。 尤其是性格過度活躍,易亢奮,易激動,情緒上落甚大者,通常都會易中風;或心智閉塞。 像電線短路。香港人最喜歡駡人「short 咗」,正是取「儍」的粵語諧音。 當真實情況出現時,一点也不好玩。像朋友的父親,生前精明厲害,錙銖必較,只有他計算人。 不料老來失智。有天上街,忽然不懂回來;全靠警察叔叔收留,再通知家人來接。 [...]

Read More

5927《女性露宿者問題彈出》

我們常聽說:任何文明社會,不會餓死一個女人。 多羞恥。但逐漸,問題彈出。 日本的東京,比我們先行十多年。繁榮模式近似,崩壞的途徑亦足以借鑑。 早在二0一四年,紙已包不住火。社會小說作家福澤徹三,發表《年輕人們》,從多角度,敍述日本新一代,對前景的絕望与迷茫。 同年,改編成電影《東京難民》(香港好像沒上映?)。題材並不愉快,反映政府無力,企業欺凌,並凸顯「女性貧窮」的問題。 相隔數年,情況可有改善?無。因疫症爆發,日本的經濟持續下滑。先前以為二0年東京奧運會,有機會振興經濟,重復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繁榮。 結果當然令人失望。奧運會曲終人散,效應尚且如此;往後再沒有近似的強心針,首相菅義偉亦要黯然下台。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