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921《你散我散大家散》

以前我們出來做事,一般來說,只有两個選擇:「打工」,与「做老闆」。 約八年前,並不是很久之前的事,有朋友離開大集團,自行創業。 身邊親友,仍當是「大件事」處理:道賀,送花,切燒豬,幾乎還要舞獅,賀你「駿業宏開」之類。 時間過得快,三數年後,創業已成常態。 說得好聽,是「自己做老闆」。坦白講,是「長期老散」。 時代轉變。當大企業收縮;政府減人手;許多工種消失;勞工巿場一定是供過於求。 尤其是資訊科技(IT),巿務公關,以至創意設計等部門,不少已外判,給「自由業者」擔當。 [...]

Read More

5920《從「九九六」到「00七」》

日本從戰後重建,到世界級經濟領袖,上班族曾經歷「過勞死」。 香港從難民城市,到「紐/倫/港」金融中心,亦經歷「七/廿四」苦幹。 輪到中國,從八十年代經濟改革開放,到今日成為經濟強國,曾盛行加班文化「九九六」。 即是朝九晚九,一星期工作六日。厲害?未算,部份企業更進取,私底下,將員工推向「00七」。 工作時間由今日零時,至翌日凌時,一星期工作七日,等於無休止。 在香港也見識過。但多屬管理層,或老闆心腹。基本上,要隨傳隨到;收工後,兼替老闆解決環廻週邊的大小問題。 別以為容易。沒信任,沒本事,才輪不到你做呢。但通常,薪水豐厚,另重重有賞;亦有員工為此,甘心情願,肯犧牲個人健康,及家庭生活。 [...]

Read More

5919《為甚麼不請「一」個人?》

如果香港「一九/二0」年,以社會運動作分水嶺,之前,早已呈敗亂之象。 中美貿易戰已發動,香港的貿易商及厰家,叫苦連天,經營困難。 年輕人就業,開始出現「斜號青年」。名稱好聽,其實即是長期散工及兼職,他們已找不到「一」份全職,惟有多兼多能,已屬常態。 逐漸,大企業「架構重組」,即是變相栽員。許多是四/五十(歲)代的中年人,亦加入「斜號」陣營,通街老散。他們多不滿,多怨言,多牢騷,成為族群。 日本那邊,早行十年,各處已充斥這現象。所謂「自由業者」,「網咖啡店難民」,時薪愈來愈低,生活愈來愈艱難。 通常歸咎於「政府無作為」,以及「企業壓榨」等。年輕人不是不肯做,而是部份長期受欺凌,看不到前景。 中國卻如烈火烹油。科技巨頭像馬雲等,倡議「九九六」超時加班的文化,僱員熱血上腦,酷似九十年代初的香港。 [...]

Read More

5918《「自由業者」時代的降臨》

世事之諷刺,莫過於此。 戰後的日本,在美國資金的強力支援後,大企業開創「終身僱用制」。 年輕男女結婚後,丈夫上班;太太出粮,在家當全職主婦生孩子。確保社會安定繁榮五十多年。 及至日本養得太肥壯,反噬美國;資金才轉移往南韓及台灣。 從此日本經濟崩壞。「終身僱用」神話幻滅。諷刺的是:過去幾十年,日本上班族嫌工作時間過長,剝奪個人自田。 於是有山田洋次的《男人之苦》系列:主角寅次郎(渥美清飾),麻甩,自由,無責任,不工作,長期吊吊揈。 永遠旅行,永遠追女,永遠失敗。沒家庭,沒成就,大半生無目的漫遊日本。如此這般,竟成為日本人最响往的小人物。 [...]

Read More

5917《父子傳承,愛恨激情》

女人沒有「傳承」。今世緣,今世了。 所以作為一個女皇,或是母親,古今中外,從武則天,慈禧太后;到伊莉莎白一世,嘉芙蓮大帝等等,都不打算栽培接班人。 這完全是性別的基因作祟。智慧先生早留意到:男人才會重視。 因此「父傳子」,先天注定是愛恨激情。兒子優秀,為父躭心受威脅。兒子不肖,卻又恨鐵不成鋼。 加上先天同性相拒。當父子的年齡太接近,很容易成為競爭者。但要是年距太遠,卻易有代溝。 於是出現一種情況:父不傳子,跳一代,寧願傳孫。歷史上最出名的例子,是康熙傳雍正,其實劍指乖孫弘曆,即是後來登基的乾隆。 最新的超英片《尚氣:十環幫傳奇》,說的正是父子傳承。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