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800《打九針,不打針》

生死關頭,我們常陷入两難的選擇:救,不救?打針,不打針? 如果自己可以做決定,尚可。好或不好,俱是自己承受。 但是對父母,夫妻,子女呢?甚至是一隻貓,一隻狗,試問你應怎樣下決定? 像朋友的愛貓「大頭仔」,清明前後,患急性腎炎,假日火速送院。醫生診斷後,說明病情,搖搖頭:「讓牠睡覺吧。」 吓!沒得救?雖說是病懨懨,但是仍生勾勾,眼仔晶晶的瞪著主人。 預期看完病,你會帶牠回家,繼續一起吃,一起玩,一起睡。將來仍有大把好日子呢! 竟然要啪牠「安眠針」?怎忍心?至多是安排留醫,盡人事治療,過得一天是一天。 [...]

Read More

5799《皇夫選在「家裏走」》

两日前,貓貓「大頭仔」留醫時想回家。可惜趕不及,最終是「醫院走」。 一日前,有感而發,於是寫《醫院走,家裏走》。此事古難全。 正嘆貓貓命不長,怎料昨天晚上,英國皇夫逝世,享年九十九歲。 他老人家,正是選擇「醫院走」。不知大家可記得,約一個月前的三月十七日,他離開倫敦的愛德華七世醫院?治療困擾已久的心臟病。 曾留醫一個月。出院時,感謝所有照顧他的醫護人員,及全部支持者。 看當時的照片,已無復平日的神采。但畢竟出院屬好事,不料一個月後,在皇室的行宮温莎堡內,安詳逝世。 現在回看,皇夫与家人,應該是選擇了「家裏走」。 [...]

Read More

5798《醫院走,家裏走》

我們出生的地方,沒得選擇。大去之時,希望可以自己揀吧? 有些人,像善良朋友,志願是「醫院走」。他曾經留院一晚,做過小手術,印象好到不得了。 保險包開支,原本睡雙人房,但當晚只有他一人住。醫護人員週到,飲食可口(病中食欲消減,這点不能作準)。 最難得,是空氣經淨化,特別清新。又不用上班,不用聯絡,不用見人,得到真正的休息。 大吉利是講句:「住成世都制。」終於明白,那些有錢人家,長輩乾脆長住醫院不肯走。 當然亦不介意,到最後,死在那裏。乾手淨腳,一次過搞掂。這是「醫院走」的一派。 另一種選擇,是「家裏走」,亦有其道理。 [...]

Read More

5797《你一定要借給我》

我們常聽說,有些租客惡過業主,稱為「租覇」。 可是問人借錢,債仔也可以惡過債主,可以稱為「借覇」。 究竟惡成点?基本態度,是「你一定要借給我」。 曾經見識過。對方會質問你和家人:「你們的生活好慳啫!」言下之意,即是你們慳慳埋埋,多出來咁多錢,還不應該借給我? 亦有像二0年,政府派一萬港元。對方就向你借一萬,不多不少,總之覷準你有額外收入,即要借出來。 仍未算厲害。最近有雪雪朋友,分享被「借覇」長輩欺凌之事。 對方六十多歲,相識超過十年。約两年前,展開具策略性的借貸行動:問他們借錢,夾份在香港仔開食店。 [...]

Read More

5796《「借錢不還」的無間地獄》

近幾年來,傳媒的主要廣告客戶之一,是財務公司。 影響所及,廣告尾的那一句:「借錢梗要還,咪俾錢中介」,亦成為流行語。 借錢去玩,去旅行,去購物,去消費,已合理化。 以前借錢,曾經要找凄涼藉口。最常見是「阿媽病咗,要睇醫生」之類。現代文明社會,連這個也減免了。 借貸/透支/預繳,已成為生活一部份。隨口就問,甚至不再需要理由。 既然態度上,愈來愈輕鬆;還錢亦不會認真,「欠債不還」的情況,亦愈來愈普遍。 於是才有提示「借錢梗要還」。因為傳統價值觀已被扭曲:「有借有還,上等之人」之類,被視為落後。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