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36《消費已入尋常百姓家》

香港變了,我們變了。但還有很多人,心態上不接受,仍在追念「舊時」。 正如清朝覆亡後,男人終於可以剪辮。但總會有人吵:「斷辮?中國完了。」 現在回看,大家會覺得滑稭。可是今時今日,仍有人很認真地吶喊:「香港完了」,就是真的「唔化」。 香港歷來是個移民城市,大家自由進出。上世紀,英國人雄覇山頂;八十年代輪到日本人,和田一夫也住過「天比高」。 俱是來了,又去了。現在許多住宅屋苑,左隣右里俱是英國人/日本人/韓國人,更多是國內人,或南亞人士等,相當普遍又平民化。 只是一個進化的過程。但為甚麼,獨是對國內人,竟會期待他們每次來,一定要買珠寶/名表/豪宅?人地唔買,或少買,香港就玩完? 不可思議。喂,我們去東京倫敦巴黎,也曾喪買名牌。逐漸買夠了,就收手,寧願閑坐飲杯茶,但並不等於我們買不起。 [...]

Read More

6635《秋冬復興,貧富两端》

劫後餘生,恍同隔世。回想起「解除口罩令」,只不過是今年新曆 3月。 端午仍淡靜,一粽難求。 中秋開始好轉,多處奔走送禮。 重陽過後,大閘蟹巿道暢旺。如《老上海》所言:「愈大隻,賣得愈快。」八两「蟹覇」爭著要,七两「蟹王」反而銷情較慢。 臨近聖誕,中環/金鐘的「C」,「D」等名牌店前,再度出現輪候人龍。 各會所的場地,一早預約爆滿;各路英雄為攝期插隊,各出奇謀,令人嘆為觀止。 還有送聖誕禮盒,傳統名牌「cova」忙個不了,顧客比預期更踴躍。 [...]

Read More

6634《倫敦 3 寶 : 煙酒唱 K》

當你選擇移居倫敦前,建議先看三套劇。 一是《London kills》(倫敦凶殺案)。 二是《London suspects》(倫敦嫌疑犯)。 三是《London gangsters》(倫敦黑幫)。 前两部,是警匪劇,承襲英國《福爾摩斯》,及偵探女王雅嘉莎姫絲蒂等,優良的滅罪傳統,邪不勝正,天下無雙。 第三部是黑幫題材,重口味,超級暴力血腥。描述各路移民,在倫敦火併,爭奪毒品及軍火巿場。 唐人街華人聚賭?都費事睬你。主要是俄羅斯,格魯吉亞,烏兹別克,土耳其,丹麥,以及巴甚斯坦等諸國,一起混戰,各顯神通,建立倫敦的地下秩序。 [...]

Read More

6633《繼承可以來自任何人》

對於「繼承財富」,大部份人的概念,是來自「父母」。 通常會加一句:「他們仍未死。」或「他們冇乜錢剩。」 可是來到 2023 年,有些觀念要改變。 第一是「繼承」未必与「死亡」有關;亦未必等於「遺產」。 香港許多富豪,近年興提早分家。趁身體精神仍健壯,將資產分配妥當,開枝散葉,避免稅務/股權/爭產等後遺症。 二是來自「繼承」的財富,愈來愈普遍,不再是富豪的專利。 仍記得在 2019年前,香港經濟尚算壯旺。許多父母持两三層物業,隨手分一間給子女,已足夠他們改善生活。 [...]

Read More

6632《學習:解決問題的能力》

很多時候,工作太累。看新聞:北海道下大雪,罷罷罷,即時退休,永遠渡假去吧。 且慢!腦海同場加映:ABCDE 君的「慢活」画面。還有今年剛逝世的朋友,幾十年來,全職「食玩瞓」,死於多種器官衰竭。 講真:你想變成這種人嗎?你想餘生活得像他們嗎?無力無助無能,浪費地球資源,非常不環保。 最可怕的,是失去「解決問題的能力」。遇事只會抱怨,長氣,重覆,永遠將「以前」与「舊時」掛在口邊。 仲要自我感覺非常良好,得人驚。一念及此,冇事,即刻返工,咬緊牙關頂硬上。 繼續每日面對各種問題:生意不夠,收入不夠,客人流失,銀行更新電腦系統,去慣的心愛茶餐廳執笠等等。 學會解決呀!每日學一点,改一点,努力一点。以為山窮水盡?啊,柳暗花明,原來更好的風景在前邊。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