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469《輕裝上路渡狂潮》

面對人生大劫,我們應該怎樣面對?         有些朋友愛玩「悲壯」。適逢大跌巿,為挽救公司股價,不惜出賣資產力撑,自建「血肉長城」……。         後來?當然非常「血肉」,闔家富貴,慘不忍睹。         正如有些女子,試圖以生育,去挽救婚姻。後果亦一樣:既輸了,應連夜快閃,仍望可全身而退。不幸好勝再加注,只會落得個血本無歸。         寧願起身,轉個圈,待手風順,才捲土重來,最忌是「以強鬥強」。         當外圍大勢已成,風雲壓頂,点鬥?又像駕船出海,竟遇上十號颱風。難道折返碼頭,換架大船再出去?以為可「以大搏大」?         不。即使換上鐵達尼號,排水量五萬二千多噸,亦只會全船沉沒,結局不會改變。         當大劫當前,鬥強,鬥大,鬥惡,完全沒有意義。這亦關係到,你對生命的定義。         唸歷史,看時事,多撞板,應有所悟:世間千百法,森羅萬象,哄得我們眼花繚亂。         去到最盡,原來許多俱屬幻象。千變萬化,最重要是先保存好自己。        而不是為鬥氣,榮譽,威水,以及「自我感覺良好」。如果做人為這些,幾多萬個「億」的資源也不夠用,可能連生命亦賠上。         原則既定,保命為先,應及早遣散至愛親朋。這個亦早說過了,不是等今日山窮水盡才做,起碼應三年前(三月六日《趁有餘力,送走所愛》)。         趁尚有能力,尚有資金,對頭尚未覺察時,請大家吃「肥雞餐」。一來仍有生路可走;二來可減輕自己的負担,保持身手靈活,再無後顧之憂。       [...]

Read More

5468《一人總有一次大劫》

以前,曾暗自慶幸,生於一九五九年的香港。         六十年來,只要你留在本地:無風無浪,無驚無險,沒戰爭,沒兵役,沒飢荒,沒走難。         最壞的情況,是六三年四日供水一次;及六七左派暴動。         除此以外,俱是小癢小痛。再推前十年,生於一九四九年的話,也不錯,今年七十歲。          亦算是太平生長,遺憾在五十年代的香港,生活艱苦,趕不上歌舞昇平;及至一九六七年,才有免費無線電視。         中國內地,則忙於政治運動。歐洲得享多個世紀以來,從未試過的長期和平。美國更乘勢擴張國力,成為世界第一覇主。         在這六十年間,有幸做香港人。即使是小巿民,只要奉公守法,衣食住行無憂,應相當感恩滿足。         問題是活得太好了,不似真實。相比起上一代中國人,不是遇上二次大戰(張愛玲),就是与第一次大戰(辜鴻銘)撞個正著;更不幸的是两次都有份(胡適)。         再上一代,生於「大清光緒/宣統」年間,則要經歷長毛(太平天國)戰亂,列強入侵,還有辛亥革命,天災人禍,勞苦不堪。         正是「人比人,比死人」。看命理,每一個人,一生總有一次大劫:或遲或早,或小或大,為期約十年。         惟獨是香港,六十年來,竟然輕舟暗度,沒有嚴重的天災人禍。於是我們的所謂「大劫」,具體而微,縮小到個人或小組規模。         像孤身海外留學,至山窮水盡,做苦學生。或生意失敗,家散人亡,從豪宅搬入公屋。亦有鬧離婚,夫妻子女離散,自覺人生如夢,苦不堪言。         但統統不及,去年開始的「中美貿易戰」,「反送中社運」,「新型肺炎」,還要新加上「股市大跌」,簡直是中正「黑暗四重彩」。     [...]

Read More

5467《舌尖上的「無事道」》

新年至今,各位過得好嗎?         瘟疫橫行,百業蕭條,股市大跌,失業者衆。         物價卻無情上漲,普通一碟午飯,賣五十多六十元。租金企硬不減,到處是憤懣及焦慮情緒,巿面不見歡容。         年輕人靠父母餘蔭。但要是父母也失業,財窘,再無力支援呢?         於是想起一套日本電影,《舌尖上的武士道》(二0一五年),上戶彩,高良健吾主演。         与現今香港,有甚麼關係?影片拍得很平實,只說出一個道理:在任何轉變的環境下,年輕人最重要的,是找到自己的崗位,有合理收入,才可以安定下來。         因為所有轉變,俱不可靠。今日錯,明日對;今日他下台,又難保明日不再上台。         於是有人以為要行「武士道」(勇武派)。斬斬斬,殺殺殺,捍衛他們心目中的正義;無奈下場非死即傷,家破人亡。         因為社會形勢轉眼就變,武士們成為犧牲品,連累家人陪葬,造成形形色色的悲劇。         在這種動盪的局面,怎樣做才能「無事」?影片引用日本「加賀派」料理傳人,与妻子齊心合力,躲過政治漩渦,成為一代厨神的故事。         你我都不是金童玉女。男的原本學劍,另有意中人。但兄長死於瘟疫,被逼繼承御厨家業;還要娶父親指定的女子。        女的是侍婢出身,嫁過一次被休掉,有「過度強悍」的壞名聲,又比二任丈夫年長。         两個都是不情不願。但是面對生活壓力,及時局的轉變,總要活下去呀。       [...]

Read More

5466《餐桌上的王子公主病》

看一隻貓進食,你可以知道其出身。         凡是家生貓,自小養大,又是單獨一隻,必定十分驕縱。總喜歡扭來扭去,對主人撒嬌;還有,愛慢慢吃。         最近李智朋友,收養六歲的英國短毛貓,卻是另一種極端。         像看電影,中途入場,來不及瞭解前因後果。         總之一餵飼,牠飛撲而上,埋頭喪食。傍邊有人穿插?食。小朋友逗牠玩?食。你收拾清潔?食。舊粮不夠新鮮香甜?照樣食。         看其進食過程,完全投入,天地動容。目標專注而單純:務求在最短時間內,吃掉面前所有食物,然後轉化成身體能量。         或許,有人嫌牠的食相不夠高貴。可是,當你知道,牠來自一個大家庭,每日与三個孩子,四隻狗爭寵;屋裏還有两隻鸚鵡呱呱叫,三頭兔子噗噗跳,簡直是一個馬戲團。         又正如每一處家庭,總有「深宮計」:男主人愛狗,女主人愛貓,互不相容。後來皇后竟有外遇,私自逃出宮外;卻留下貓咪,可知其處境,一定十分艱難。         在這種情況下生存,怎輪到你揀擇?所以解釋其一切行為。畜牲尚且如此,我們人類,何嘗不一樣?         像善良朋友,一向在上環上班,去年初「樂香園」仍在時,中午趕過去,吃他們馳名的豬扒飯。        當日是星期六,店內明顯有其他跨區遊客,看本地旅遊指南而至。朋友与一家三口同枱。         他剛坐下時,那對中年夫婦已吃飯一大半,只有那名十七,八歲年紀的兒子,仍在慢條斯理的進食。         朋友點的飯餐,很快就到,他三爬两撥完成,趕往開工。臨離去時,仍見那少年,將面前的一碟飯,挑來撥去的撚弄;懶得管父母早已吃完,由得两位在身邊等候。       [...]

Read More

5465《春日夢迴,惆悵如舊》

朋友李智,接收一隻六歲的短毛雄貓,圓頭圓面,像活卡通,可愛到不得了。         春日午後,天氣暖洋洋。她教孩子在客廳做功課,貓咪原本熟睡在側,忽然發出「嗚嗚」悲鳴。         朋友趕忙看望,只見牠昏昏沉,眼神迷惘,應是做夢初醒來,仍來不及回轉。         難怪。貓咪剛來到一星期,夢裏不知身是客,可能是惦念舊主人。         那位舊主人,也不該。一星期前,帶著牠前來,放下慣用的隨身之物,寒喧两句,就此離去。         貓咪一路追出,剛趕得及,目送他走進大廈電梯,成為「臨別的印象」。         為甚麼臨走前,不跟牠說一聲(二月廿七日《只欠臨別一句話》)?         算了吧。廣東人有句老話:「賣仔莫回頭」;甚至有人說「莫摸頭」。一心軟,不捨得,帶回家,徒受罪。         倒不如交託給新主人。舊居已四散零落:原本有两隻鸚鵡,三頭兔子,四條狗,再加上三名孩子的大家庭。         六年前,女主人未經丈夫同意,從寵物店買貓咪回來,明顯是「愛貓族」。         可以想像,貓咪每日在超熱鬧的環境中長大,習慣了爭打廝混,飛沙走石……。         終有一天:子女成年,各自發展。女主人提出離婚,卻留下一手帶來的貓咪。         男主人是「愛狗族」。已將家中的寵物,遣散得七七八八,計劃三年後退休回大馬,只打算与狗同行。    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