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878《求生路,不是求死路》

每一個時代,有每一個時代的精神。
通常大亂之後,總要歌舞昇平,娛樂至上。大家扮冇事冇事,讓過去的傷痕,在潛沉中修補。
經歷過「一九社運」,看港產片:《淪落人》,《麥路人》,《濁水漂流》等等,灰到爆。救命。
還有電視台的歌唱比賽。選美。綜藝。運動會(!)。雜碎一碟。
香港人的拚勁呢?我們曾經充滿正能量,受挫折也當平常。
上次「六七暴動」後,驚魂甫定。從此告別,五十年代以來的温柔敦厚。同時,爆發一種近乎野蠻的生命力。
頭號野蠻人,首推胡金銓。不滿意公司?走。愛將(鄭佩佩)臨陣叛變?另捧新人(上官靈鳳)。未驚過。
煉成《龍門客棧》橫空出世。首創大銀幕上斬頭。首創「太監」武功高強(白鷹)。處處創新,處處驚喜。並首創香港電影票房破二百萬。
二號野蠻人張徹,也不弱。從《神鵰俠侶》抽出一段,拍成《獨臂刀》。令王羽升格為巨星,創「傷殘武俠片」潮流。
對,人生充滿挫敗与遺憾,但殘障人士也可以成為英雄。
國語片大放異采。幸好粵語片,也交出優異功課:龍剛的《英雄本色》。
謝賢演受人歧視的釋囚,在屈辱中,努力想做「好人」,希冀重返建制。另一邊的犯罪組織,卻向他招手,力誘他回巢。
四哥型到呢,後無來者。影片具社會意義,很值得人深思。並啟發吳宇森,八六年重拍(狄龍/周潤發/張國榮)。
瞧,香港曾如此風騷。現今,上述三位大導演:胡金銓,張徹,龍剛,俱往矣。懷念他們開山劈石,出過「洪荒之力」,帶領我們開創新時代。
當時的香港,尚不及現代富裕,但是充滿希望,迎難而上。電視的《歡樂今宵》,亦是在六七年首播。
雲集粵語片時代的資深藝人,与來自新加坡的蔡和平,以及港大中大的優異生,百川滙海,不問出身成份,扭盡六壬,只為搏你一笑。
整個時代,奮勇向前。求的是「生路」,怎會自尋「死路」?前後對照,令人惻然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