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882《「若男若女」好辦事》

先前寫《「非二元性別者」世代》系列(七月五日起),引起不少讀者提問。
尤其是提及觀音菩薩,並兼「男/女相」,大感好奇。
他們對此都接受,亦曾聽聞「元祖觀音是鬍鬚佬」。問題是:為甚麼要這樣做?
相信問者主要是男性。因為女性讀者皆明瞭,不言而喻。
試想在古代中國,儒家當道,奉行男尊女卑。誰敢在閨房之內,擺個鬍鬚偉丈夫像,日夜燒香膜拜?
但換作女相,一切即合理化。並且有「水月觀音」/「送子觀音」/「千手觀音」等,多形象,多功能,不只能入屋,亦能進出廟堂。
所以筆者常說:如果人類的宗教,也有巿場推廣(marketing)的話,佛教的觀世音,一定是首屈一指。
不只《地藏經》有記載,其他《法華經》,《楞嚴經》,《維摩經》等,俱提「非男非女,亦男亦女」,於人世間,屬「諸法平等,諸法皆空」之體現。
放在日常生活,亦「好辦事」。不限於宗教,傳統西方社會,恪守基督文明,性別界限嚴格。
第一個打破的,是荷里活電影《杜絲先生》(一九八二年)。德斯汀荷夫曼失業,走投無路。但試易服反串,竟然大成功。
香港觀眾尤其受落,因為他的女裝扮相,竟酷似我們的名伶「大碧姐」鄧碧雲(並無不敬),夠親切。
後來仿效的,有羅賓威廉斯(已故)的《肥媽先生》(一九九三)。但扮相有点陰森,得人驚。可見「若男若女」不易為。
女扮男也有。影后格蓮高絲,有部《變裝男侍》(二0一一),改編自真人真事:二十世紀初,愛爾蘭女子為揾工,反串當男管家三十年。
格蓮姐因此得影后獎。可惜她的扮相太認真,嚇怕觀眾。巿場反應不及《恩桃》(一九八三):芭芭拉史翠珊為求學,反串小男生,屬愛情喜劇,全球賣座,亦順手輕取影后獎。
俱是近一百年的事。通常男扮女,大家覺搞笑;女扮男,則有「踩界」之嫌。去到像觀音般,若男若女,千百年來得信衆崇敬,絕非易事。小朋友勿輕易嘗試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