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123《寧願學做一隻貓》

雖說是「人類文明社會」,其實由始至終,運作与原始森林沒分別。 尤其是遭遇逆境之時:弱肉強食。恃強凌弱。狼心狗肺。鼠竄狗偷等等。全不掩飾地張牙舞爪。 倒不如養貓。獨立,自主,靈活,動靜皆宜。最重要是不會給你添麻煩。 要是不介意,肯收養黑貓的話,因為牠們常被嫌棄,你對牠好,牠對你更好,忠心依戀,感情回報率更高。 當中悟出道理:做貓難,做人更難,逆境做人更是難上加難。 看新聞,同一日內,殘殺案接二連三。生活在高壓社會,殊不容易。 不只是抗疫疲勞,或是「劏房的錯」。早在二0一九/二0年之前,當中美貿易戰展開,社會矛盾已開始尖銳化。 [...]

Read More

6122《苦盡甘來,反傳統迷信》

可能因為是「虎」年,大利貓科動物。 又可能因為抗疫疲勞,大家充滿無力感。 親友遷移遠去。門庭依舊,人面全非,無常。 待全家去到歐洲,忽然出戰事。核戰危機再現。点算? 在一切風雲變幻,禍福顛倒的時勢下,我們唯一可以信賴,唯一仍值得高興的,好像只剩下一隻黑貓。 像家養的「小黑炭」。又像南山邨藥房,中醫養的「黑妹」。 還有美國的「貓頭鷹吉蒂」(owl kitty),經常穿插各大猛片及名人盛會,娛樂性十分豐富。 [...]

Read More

6121《現今生活水平,未及乾隆時》

現今中國人的生活水平,比起一百年前好得多。 有相為證:窮人衣衫襤褸,托缽乞食。體力勞動者面容愁苦。富人衣著光鮮。但普遍肥胖,傲慢;女性要紥腳。 二百年前呢?不知道。西方人發明攝影機,只是近一百七十多年的事。 再以前,惟有靠文字記載,歷史檔案,以及圖像描繪(「寫真」)等推斷。 像近代,中國人一向推崇的盛世,是清代「康雍乾」三朝。定義是從康熙二十三年(公元一六八四)至嘉慶四年(一七九九),前後約一百一十五年間。 究竟當時有幾好?證據之一,是三年一度的科舉,即是國家公務員考試。 先前說起,考生七十多歲甚普遍。甚至九十到一百歲以上,都有。他們普遍環境優裕,由兒孫,甚至曾孫等摻扶上京。 [...]

Read More

6120《你還要長命百二歲嗎?》

嘩,現在說起來,仿如隔世。 香港在社會運動,及疫症爆發之前,傳媒曾一度催侷「長命百二歲」。 電視台拉隊,出發往世界各地,拍攝長壽養生的節目;主持人大搞爛 gag,亦有廣告商落力贊助。 從命理的角度,紫微斗數的命盤,早已預設我們的壽命,平均可達一百二十多歲。筆者曾多次介紹詮釋,不贅。 好了,經歷這幾年的折騰,還有人想活到那年紀嗎? 生理上容許。近年為防疫,許多老人院舍遭掃蕩,才發現九十多到一百歲的長者,原來為數不少。 反映到社會狀況。上一代的長者,經歷戰亂,尚且可活到一百歲以上。遺憾在身體質素差,行動不自由。 [...]

Read More

6119《斷痴心,自設「靈灰閣」》

問幾時,能把那痴心斷? 不是後生仔女問。不是中年男女問。而是「六十(歲)後」問。 以為是痴心大姐放不下,以往的一段情?不,男人一樣受「痴」之苦。其實想早日擺脫。 可惜不能。難在男人不擅表達,不想表達,亦不知向誰表達?可是內心所受的折磨,一点也不會比女性少。 關鍵在於:活到這歲數,終於否定「痴」,想忘掉。 而不是痴念/痴情/痴纒。曾經見過九十多歲的大叔,長期寃氣追問,那出走女友的去向?日夜盼她回來。 很奇怪。十多廿歲的小伙子這樣做,只感到蕩氣迴腸。但是去到九十幾,女友一早走夾唔唞,你仍不肯放手,才真的令人毛骨悚然。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