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33《信任你的臨場直覺》

全城熱話「鴻門宴」:你有去?留多久?即時走?還是去而復返? 健康攸關。名譽攸關。甚至榮辱攸關。 不被邀請,沒得去,好像沒面子。但是預埋你,有機會出席,卻要事後交代,寫報告,兼坐檢疫監。 可見做人難。做名人更難。做疫症下的名人,更是難上加難。 或許,可以向資深名人「方叔叔」學習:信任你的臨場直覺。 原來事發當晚,方叔叔也是受邀請之列。這個面子是要給的,於是盛裝赴會,預備有一場熱鬧。 但是車到處所的大門前,忽然靈感閃過:「別進去!」 [...]

Read More

6032《一條「微命」也是命》

一向有在社交媒體,發表文章与圖片。 有趣之處,是讀者的反應,你永遠估計不到。 近期人氣最盛之文,是《離婚有幾難?》(十二月六日)。至於圖片,是今年一月二日,上載「愛護動物協會」(SPCA)的對聯。 張貼於地下大堂,近樓梯處。有趟經過,隨手拍下。 「信守初衷,故閭能還依舊主。」 「感恩憐憫,微命得保應天心。」 看來已有相當日子,紙張底色褪減,但墨迹仍飽滿,精神十足。下款留名「硯奴」。 聰明朋友特別留意到「微命」二字。 [...]

Read More

6031《非洲吹來的怪風》

當問題出現了,常見的第一句反應:「責任不在我方。」 正如新變種病毒「IHU」,剛出現在法國南部,傳播力更勝「Omicron」。據說來自非洲國家喀麥隆。 原來法南一帶,得天獨厚,風景美不勝收,如人間天堂,怎會有不幸事件? 但是越過地中海,就是蠻荒酷熱的北非。當非洲大陸的熱風,從撒哈拉沙漠起,向北逆吹,第一站正是法國南部。 帶來怪病,瘟疫,令當地人頭暈身熱,顛倒錯亂等等。瞧,全是「非洲的錯」。 英國十九世紀大文豪狄更斯(《苦海孤雛》,《雙城記》,《孤星血淚》等),一向是社會寫實派,悲天憫人。晚年忽然信鬼,寫下不少鬼故事。 其中之一《讀在天黑前》(《read before [...]

Read More

6030《最悲慘的巴黎旅行團》

由於沒機會出外出,惟有說些悲慘的旅遊故事。 自我安慰:原來都是「在家千日好」。屬心靈治療的一種。 英國朋友阿尊提供。他在香港任公關,父親在戰後來港定居,從此落地生根,沒有再返祖家,是两代本港居民。 反而,近來許多香港人移民英國,阿尊点睇? 又是那一句:「非常驕縱的香港人( very spoiled hong kong peole)。」 何以見得?因為他曾經回流,在英國的報章,任旅遊記者,經常穿梭世界各地,見多識廣。 [...]

Read More

6029《漂亮的父親》

說起三十五歲的沙也加(已故),与七十一歲的神田正輝,生離死別,忽然想起這題目。 我們中國人傳統,最重視家庭,慣常說「嚴父慈母」。又「父主外,母主內」。 所以有句駡人話:「有爺(父)生,冇乸(母)教。」 因為大家都認定,在家教仔女,一定是阿媽的責任。不是說「母主內」嗎? 現代社會變了。阿媽普遍出來工作,阿爸亦要幫手湊仔。當角色互調,反差出現,漂亮的母親不出奇,「漂亮的父親」才不得了。 完全是色相,講究眼球享受。尤其是在日本,自古以來,男權至上,父親威嚴莊重,罕見流露愛心。 但忽然之間,出現在幼兒園,接小朋友放學。嘩,man 到爆,足以造成哄動。 [...]

Read More